科研产出
两系粳杂70优双九的选育
《杂交水稻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70优双九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以本所选育的7001S为母本与优质父本双九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粳新组合。它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灌浆较快和较易脱粒等突出优点。1995年被评为安徽省优质米,1997年8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粳稻,70优双九,选育,栽培技术
两系粳杂双晚超稀播壮秧的分蘖穗型质量研究初报
《杂交水稻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播量、穴栽插本数、分蘖发生时期、植伤诸因素均显著影响穗型质量,分蘖发生时期最为突出。一次分蘖节位、二次分蘖见蘖期分别与穗总粒数、穗粒重显著相关,随着分蘖节位每升高1个和见蘖期推迟3d,穗总粒数减少7.66~21.71粒;穗粒重降低0.15~0.41g。综合粒、重等因素,穗质量为主茎>第1节位分蘖>秧田期一次分蘖>本田一次分蘖>二次分蘖。提高穗质量除稀播培育多蘖壮秧外,要以促进低节位分蘖和同伸的二次分蘖早生快发为重点,其次要控制9节位以上分蘖及其同伸的二次分蘖发生
关键词: 两系晚粳杂,稀播壮秧,分蘖,穗型质量
6个水稻品种(系)广亲和性鉴定与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7
摘要:选用6个待测水稻广亲和系,以4个全国统一标准测验种和10个光温敏核不育系为亲和性测验种,按NCⅡ设计配制68个组合,结果表明:HP121、Y101、mp419为广亲和品种,中413为部分广亲和,mp403为弱广亲和性,r4002无广亲和性。并对水稻广亲和性的复杂性及鉴定标准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水稻;广亲和品种
两系粳杂超稀播壮秧的分蘖成穗率初探
《杂交水稻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设置秧田每公顷150kg(A)、225kg(B)、300kg(C)3个播种量,对两系粳杂70优双九作双晚种植的分蘖成穗特点进行定株观察,结果表明,以净秧田播量150kg/hm2,培育多蘖壮秧,每穴1粒种苗的栽植方式;以及提高栽插质量并加强肥水管理,适度控制中后期群体,是提高成穗率和产量、降低用种成本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两系晚粳杂,稀播壮秧,分蘖,群体成穗率
两系杂交粳稻双晚超稀播壮秧分蘖特性探讨
《杂交水稻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两系粳杂作双晚栽培,高温是抑制分蘖发生,造成穗数不足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只要采取超稀播育壮秧,大田促分蘖等适应两系粳杂特点的栽培措施,则可以减轻高温影响,显著提高大田分蘖,进而极显著增加单株分蘖、穴穗数和单株产量,且穴穗数每增加1个,增产469.65kg/hm ̄2
关键词: 两系粳杂,超稀播,分蘖特性,产量
光温敏核不育基因的等位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6
摘要:选用培矮64S(代表农垦58S)、安农S-1、衡农S-1、5460S、新光S等5种光温敏核不育系,于1995年在海南春季可育期内互交,夏季在合肥种植,以花粉败育率、套袋结实率、自然结实率为育性指标,进行核不育基因等位性研究,结果表明:培矮64S、安农S-1、衡农S-1、5460S的核不育基因位点互不等位,新光S与培矮64S基因位点相同。另选用农垦58S转育成的一批籼粳不育系,以培矮64S为桥梁亲本,粳型不育系直接与农垦58S配组,籼型不育系与培矮64S配组,研究方法同上,结果表明参试的不育系均与农垦58S等位
关键词: 光温敏核不育系;基因;等位性测检
两系杂交粳稻的优势潜力和应用前景
《安徽农业科学 》 1996
摘要:两系杂交粳稻与籼杂一样,同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一般比三系粳杂增产8%,比常规粳稻增产10%以上。在长江流域双季稻北缘地区,双晚前期的持续高温和9、10月份连绵低温阴雨天气是影响两系杂交粳稻产量潜力发挥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此,提出趋利避害,采取秧田超稀播种,加强后期管理等高产栽培配套技术,达到增穗、增粒、增重、增产的目的。利用粳爪交或粳籼交来选育分蘖期耐高温、穗期耐低温的亚种组合,可使产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两系粳杂;优势潜力;应用前景
粳型光敏核不育系8087S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 1995
摘要:8087S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以本所育成的模型光敏核不育系7001S为母本,用从浙江省嘉兴市农科所引进的常规粳稻品种早107作父本,经一次杂交多代选育而成的模型光敏核不育系。1993年通过由安徽省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99.98%.自交不实率99.99%.不育期30天以上。可育期自然结实率77.2%,育性转换明显。光敏不育下限温度约为23℃。在合肥地区4月底播种,播始历期112天,17叶。叶色淡绿,分蘖较强.落色好,米质较优。
关键词: 粳稻;光敏核不育系;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