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人工湿地技术在农业面源水体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2007 CSCD
摘要:肥料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废水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农业面源污染成为我国众多水体氮、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其贡献率大大超过来自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的点源污染。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能耗低、基建投资少、效果显著,被认为是控制农业面源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我国从“八五”首次引进人工湿地工程技术来处理农田径流废水开始,已在滇池、太湖、官厅水库等水域的面源污染控制及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中采用人工湿地工程技术,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去污效果,为我国农业面源水体污染治理提供了一条极有参考价值的技术途径和模式。
油菜高产高效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 2007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江淮丘陵地区油菜高产高效的平衡施肥技术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对油菜的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能增加油菜产值,提高经济效益。3年试验平均,油菜平衡施肥较不施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增产率分别为55.25%、14.8%和11.9%,施肥增收600~1 650元/hm2,产投比为3.69~7.83。
钾氮配施对大蒜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土壤通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连续三年多点研究钾氮配施对大蒜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对大蒜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三年试验平均,蒜苗、蒜苔和蒜头产量较不施钾的对照分别增长29.8~53.7%、30.4~39.7%和19.8~28.2%,平均增产42.9%、35.5%和24.1%。施用适量的氮钾肥提高了大蒜地上部茎叶含N量,大幅度增加茎叶、蒜苔、蒜头和全株P、K含量,改善大蒜植株的营养状况。两种氮肥水平下,大蒜地上部茎叶、蒜苔、蒜头和全株吸N、吸K及吸P量均随钾肥施用量的加大而提高。钾氮配施可促进磷素和钾素向蒜头的转移,从而提高P和K的再利用程度。
关键词: 钾氮配施 大蒜产量 养分含量、吸收和分配
氮钾配施对生姜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多年田间试验,研究了氮钾配施对生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配施可有效提高生姜块茎维生素C、可溶性糖、还原糖及蔗糖含量,明显降低硝酸盐含量,改善生姜的内在和外观品质。
安徽省望江县油菜田土壤有效硫状况及硫肥效应
《土壤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望江县研究安徽省土壤有效S状况和油菜施用S肥的效应。结果表明,望江县土壤有效S平均含量15.31mg/kg,缺S状况较为严重,缺S土壤所占比例高达61.29%,潜在性缺S土壤所占比例为35.48%。主要土壤类型中灰潮土缺S状况最为严重,有效S不足的土壤所占比例高达80%。在有效S极为缺乏的灰潮土上,油菜施用S肥具有极为显著的增产效果,与施尿素的对照相比,盆钵栽培增产10.89%~26.21%,田间试验产量提高9.42%~16.43%,平均增产15.80%和13.29%。
安徽省大蒜钾肥增产效应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 2006
摘要:通过3年田间试验研究江淮丘陵黄褐土-水稻土地区大蒜施用钾肥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对大蒜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地试验蒜薹的增产幅度分别为102.8%-155.6%、18.2%-32.8%和24.2%-29.1%,平均增产率为122.0%、27.3%和26.7%;蒜头产量提高11.3%-71.1%、38.1%-55.8%和34.9%-42.6%,平均增长39.2%、45.9%和38.1%。增加氮肥用量,蒜薹及蒜头产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施用钾肥能大幅度提高大蒜产值,每hm2增收3702-7998元,施用钾肥的产投比高达8.23-18.89∶1。
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养分状况及其空间变异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经典统计学方法研究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养分状况及其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土壤活性酸、有效P和有效B、Mn、Fe等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性较大,pH值及有效Ca、Mg、Zn含量的空间变异性很小,有机质及有效N、K、S、Cu等营养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性介于两者之间。土壤有效N、K、P、Zn、Mn较为缺乏,Ca、Mg、Cu和B等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养分缺乏程度为N>Zn>K>P>Mn,缺Fe、缺S土壤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