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03
摘要:在介绍安徽省具有发展的特色农产品,分析安徽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安徽省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3项对策。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
产业化发展
安徽省
《小麦研究
》
2003
摘要: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往分析对皖麦44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位面积穗数是皖麦44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在稳定穗粒数的同时,增加穗数,提高千粒重,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同时提出皖麦44的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小麦
皖麦44
产量因素
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Ⅲ优 98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与日本三井化学株式会社、中国种子集团公司合作 ,利用BT型不育系 2 3A与恢复系R9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性好等特点。 2 0 0 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三系
杂交粳稻
Ⅲ优98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以烤烟品种NC89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施肥对烟株长势、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腐殖酸、聚丙烯酰胺 ,烟株长势良好 ,叶面积系数大 ,散射光透过率高 ,叶分布均匀 ,形成合理的冠层结构 ;同时 ,可提高烟叶产量 ,改善烟叶质量 ,提高上等烟比例。施肥时应将腐殖酸和聚丙烯酰胺结合施用为佳
关键词:
烤烟
冠层结构
腐殖酸
聚丙烯酰胺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对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配的 7个两系籼、粳杂交稻组合在安徽境内的制种安全和高产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选用不育起点温度低 ,育性稳定的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 ;将不育系育性敏感期安排在安全时段内 ;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 ;防止不育系自交结实 ,确保制种纯度等 4项制种安全技术和 5项制种的高产技术并用于种子产业化生产。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制种
安全技术
高产技术
产业化开发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分析阜南县 4种主要农作物生产成本构成及效益 ,得出 :肥料、机械投入是小麦和油菜生产成本构成的最主要因素 ,而玉米和大豆生产成本构成的主要因素则是肥料和种籽种苗费 ;仅以经济效益评价 ,油菜纯收益好于小麦 ,而大豆与玉米年份间差异较大。这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生产成本
收益
结构调整
阜南县
《农业与技术
》
2003
摘要:本文分析了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指出增加农民收入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且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和政治意义,并就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农产品
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化
税费改革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室内毒力测定表明 :世高、福星、敌力脱、腈菌唑对梨黑星病的活性较高 ,烯唑醇次之 ,三唑酮最差。烯唑醇·多菌灵复配剂以其 1∶1 5的配比活性最高 ,有一定增效作用。田间试验表明 ,35 %多菌灵·烯唑醇 1 0 0 0倍液防治梨黑星病效果较理想 ,对砀山梨安全 ,无药害现象
关键词:
杀菌剂
梨黑星病
毒力测定
防效
《安徽农学通报
》
2003
摘要:概述了马铃薯的产业发展前景及马铃薯脱毒推广应用现状,指出了"三级种薯生产体系"及"科研+企业+农户"的产业链模式,分析了这一体系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及在马铃薯产业化经营中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种薯
繁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