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江淮地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江淮丘陵地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 ,开展了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江淮丘陵黄褐土及由此发育的水稻土 ,养分状况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变异性。 2 73个土壤样品测定结果表明 ,土壤活性酸、有效P和K、有效B、Zn、Fe等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性较大 ,pH、有效N的空间变异性很小 ,有机质及有效Ca、Mg、S、Cu、Mn等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性介于两者之间。土壤有效N、K、Zn、P、B较为缺乏 ,Ca、Mg、Cu、Mn、S和Fe等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

关键词: 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空间变异性 江淮丘陵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水平对不同水稻品种籽粒产量及米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摘要:在五个施肥水平下,探讨了6个品种氮肥的农学利用率、稻谷产量以及米质的差异。研究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升高。不同施肥水平下,对氮肥的农学利用率不同,75、150kg/hm2施肥水平下较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的农学利用率下降。因此,降低施肥量可以提高氮肥的农学利用率。不同品种在不同的氮肥水平下表现也不相同:协优57在75kg/hm2施肥水平下的农学利用率最高,达14.6kg稻谷/kg氮;氮肥农学利用率高的品种也需在适宜的施肥水平下才能体现。试验还得出:在不同的产量目标下,可选择不同的品种,以达到目标。而无论在何产量目标下,以选择协优9019风险最小。因为它的平均氮肥农学利用率较高。多产稻和汕优63是较耐低肥的品种。从改善米质来讲,150kg/hm2的施氮量较为有利。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氮素 米质 农学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板栗辐照冷藏保鲜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板栗辐照处理后在 0~ 4℃低温条件下的贮藏效果、板栗辐照生产工艺及贮藏的包装条件 ,同时进行了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 :辐照剂量 0 .3~ 0 .5kGy ,可抑制板栗发芽 ,杀灭害虫 ,减少霉烂和失水 ;辐照结合低温冷藏可使板栗贮藏期达 10个月以上 ,好果率达 95 %以上。批量生产性试验效果良好。

关键词: 板栗 辐照 冷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低温早籼稻新品系播期比较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 2个早籼稻耐低温新品系进行了直播播期试验 ,结果表明 :直早 0 3 8和直早 2 5 4具有芽苗期耐 (抗 )低温性好 ,分蘖力强 ,在少苗条件下群体分蘖和穗粒补偿能力强 ,丰产性好等特性。其中以直早 0 3 8的增产潜力大 ,可早播 ,耐迟播 ,综合优势相对较大。直早 0 3 8适宜于庐江地区早稻直播生产 ,正常年份播期可提前至 4月初。

关键词: 水稻 耐低温早籼品种 直播 播期 秧苗发育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茶业发展中的良种问题及其应用技术需求

茶业通报 2004

摘要:本文就安徽茶业发展中的无性系良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茶农改换无性系良种的意识、相关政策与资金投入、无性系良种栽培管理技术等是影响安徽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就发展策略与技术需求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安徽茶叶 无性系良种 策略 技术需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饲养方式对皖西白鹅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舍饲平养、笼养、放牧补饲配合饲料、传统饲养 4种方式饲养皖西白鹅 3 8只 ,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皖西白鹅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日增重笼养组比平养组提高 10 .6% ,比放牧补饲配合饲料组提高 11.8% ,比传统饲养组提高 5 0 .81%。传统饲养组日增重最低 ,平养、笼养、放牧补饲配合饲料组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地高于传统饲养方式组 (P <0 .0 1)。平养、笼养、放牧补饲配合饲料 3组屠宰性能及肉质品质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关键词: 皖西白鹅 饲养方式 日增重 屠宰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农业科研所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雏议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农业科研所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提出了加强农业科研所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及今后工作设想。

关键词: 农业科研所 文书档案 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禽流感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安徽农业 200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中籼2301S/H7058栽培技术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相关及通径分析研究了两系杂交中籼组合 2 3 0 1S/H70 5 8有关性状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基本苗和最高苗对有效穗有显著影响 ,秧龄和施氮水平对分蘖性状影响很小 ;产量构成中 ,起主要作用的是穗实粒数和有效穗 ,而这两者也达显著负相关 ;栽培措施中栽插密度为主要限制因子 ,它与穗实粒数达显著负相关 ,而与有效穗达显著正相关。辅助试验说明 ,适宜播期为 4月底至5月初 ,过迟则影响产量

关键词: 两系杂交中籼 2301S/H7058 农艺措施 通径及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论述了干旱对植物生长发育、物质代谢、信号传递、保护酶系的影响 ,以及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的各种变化 ,从而为更深层次地研究干旱对植物的影响提供依据

关键词: 干旱 生长发育 物质代谢 信号传递 保护酶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