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江淮地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江淮丘陵地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 ,开展了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江淮丘陵黄褐土及由此发育的水稻土 ,养分状况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变异性。 2 73个土壤样品测定结果表明 ,土壤活性酸、有效P和K、有效B、Zn、Fe等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性较大 ,pH、有效N的空间变异性很小 ,有机质及有效Ca、Mg、S、Cu、Mn等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性介于两者之间。土壤有效N、K、Zn、P、B较为缺乏 ,Ca、Mg、Cu、Mn、S和Fe等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


施氮水平对不同水稻品种籽粒产量及米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04
摘要:在五个施肥水平下,探讨了6个品种氮肥的农学利用率、稻谷产量以及米质的差异。研究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升高。不同施肥水平下,对氮肥的农学利用率不同,75、150kg/hm2施肥水平下较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的农学利用率下降。因此,降低施肥量可以提高氮肥的农学利用率。不同品种在不同的氮肥水平下表现也不相同:协优57在75kg/hm2施肥水平下的农学利用率最高,达14.6kg稻谷/kg氮;氮肥农学利用率高的品种也需在适宜的施肥水平下才能体现。试验还得出:在不同的产量目标下,可选择不同的品种,以达到目标。而无论在何产量目标下,以选择协优9019风险最小。因为它的平均氮肥农学利用率较高。多产稻和汕优63是较耐低肥的品种。从改善米质来讲,150kg/hm2的施氮量较为有利。


板栗辐照冷藏保鲜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板栗辐照处理后在 0~ 4℃低温条件下的贮藏效果、板栗辐照生产工艺及贮藏的包装条件 ,同时进行了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 :辐照剂量 0 .3~ 0 .5kGy ,可抑制板栗发芽 ,杀灭害虫 ,减少霉烂和失水 ;辐照结合低温冷藏可使板栗贮藏期达 10个月以上 ,好果率达 95 %以上。批量生产性试验效果良好。


不同饲养方式对皖西白鹅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舍饲平养、笼养、放牧补饲配合饲料、传统饲养 4种方式饲养皖西白鹅 3 8只 ,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皖西白鹅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日增重笼养组比平养组提高 10 .6% ,比放牧补饲配合饲料组提高 11.8% ,比传统饲养组提高 5 0 .81%。传统饲养组日增重最低 ,平养、笼养、放牧补饲配合饲料组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地高于传统饲养方式组 (P <0 .0 1)。平养、笼养、放牧补饲配合饲料 3组屠宰性能及肉质品质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加强农业科研所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雏议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农业科研所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提出了加强农业科研所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及今后工作设想。


两系杂交中籼2301S/H7058栽培技术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相关及通径分析研究了两系杂交中籼组合 2 3 0 1S/H70 5 8有关性状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基本苗和最高苗对有效穗有显著影响 ,秧龄和施氮水平对分蘖性状影响很小 ;产量构成中 ,起主要作用的是穗实粒数和有效穗 ,而这两者也达显著负相关 ;栽培措施中栽插密度为主要限制因子 ,它与穗实粒数达显著负相关 ,而与有效穗达显著正相关。辅助试验说明 ,适宜播期为 4月底至5月初 ,过迟则影响产量
关键词: 两系杂交中籼 2301S/H7058 农艺措施 通径及相关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