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木霉发酵液在玉米上应用效果初报

安徽农学通报 2004

摘要:在淮北砂姜黑土地区的玉米上进行木霉发酵液的叶面喷施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喷施木霉发酵液,可以促进玉米的营养生长,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施用木霉发酵液,每公顷玉米增加产值超过700元。玉米施用高量木霉发酵液效果更好。因此,建议用量1ml/hm2以上为宜。

关键词: 玉米 木霉 喷施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茶业实现优质化发展策略

茶业通报 2004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要求茶业产品正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优质化,是茶业产品结构调整重要内容,也是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本文就安徽茶业实现优质化发展和相关配套技术提出构想。

关键词: 安徽茶业 优质化 技术措施 发展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水稻新组合(品种)米质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按照国家优质稻谷标准GB/T17891-1999,对安徽省 10 1个中籼、中粳和晚粳新组合 (品种 )进行主成分分析 ,对累计贡献率达 89.114 %的 6个主成分因子 ,即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胶稠度、糙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等 6项指标进行达标分析。结果表明 :糙米率全部达二级标准以上 ,胶稠度达标率为 89.1% ,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达标率分别为 64 .4%和 71.3 % ,垩白米率和垩白度达标率仅为 3 2 .7%和 3 3 .7%。而且粳稻达标率高于籼稻 ,常规稻达标率高于杂交稻。提出今后杂交稻优质育种的主攻方向是降低垩白米率和垩白度 ,重视整精米率的改良。

关键词: 杂交组合(品种) 品质评价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旱两用稻新品系丰产性及耐旱性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雨水偏少的安徽淮北地区 ,旱播旱管栽培条件下 ,对本课题组选育的 4个耐旱水稻新品系进行了丰产性和耐旱性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 ,4个耐旱水稻新品系 2PB0 1、2PB0 2、2PB0 3和 2PB0 4分别比对照巴西陆稻耐旱且增产 6.2 %、2 4.6%、18.5 %及2 3 .6%。除 2PB0 1外 ,其余 3个品系均比对照巴西陆稻增产显著。

关键词: 耐旱水稻 旱播 丰产性 耐旱性 品比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菜型油菜与小白菜的品质比较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 4个白菜型油菜品系和 4个小白菜品种的品质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白菜型油菜Vc含量和粗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小白菜 ;可溶性糖含量与小白菜相当 ;有机酸含量略高于小白菜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小白菜 品质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n)的电子杂交定位和基因预测

作物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来自水稻突变体的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 (ben)能够作为一种除草剂筛选标志用于杂交水稻种子的安全生产。本研究利用我们已得到的与Ben ben基因紧密连锁的两个RAPD标记 (OPG1 8 972 ,OPG1 8 94 3 )以及与该标记高度同源的跨叠克隆Contig1 0 96 8(来自中国水稻基因组框架序列 ,全长 82 73bp)的序列信息 ,沿标记的两端设计新的PCR引物 ,以携带苯达松抗性基因 (Ben)和苯达松敏感基因 (ben)的水稻近等基因系为模板 ,通过对扩增产物的序列拼接和比对 ,成功地将OPG1 8 972和OPG1 8 94 3标记从 972bp和 94 3bp步移延伸到 81 3 8bp和 81 0 3bp(提交到GenBank的登记号分别为AY1 81 2 0 4和AY1 81 2 0 3 )。并利用电子杂交将延伸后的序列定位于水稻第 2染色体上 1 5 0 5cM处 ,在对标记两端及其附近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后 ,我们初步预测Ben基因可能是编码某种受体蛋白的基因或催化 6 OH 苯达松与葡萄糖缀合的淀粉合成酶类似基因

关键词: 水稻 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 定位 预测 电子杂交

皖南酸性红黄壤施用不同石灰质矿物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进行了皖南酸性红黄壤施用不同石灰质矿物的多茬盆栽玉米试验。结果表明 :高量施用白云石 ,前 3茬抑制了玉米生长 ,增施磷肥可缓解抑制 ,第 3茬后白云石明显促进了玉米生长 ;高量施用生石灰 ,明显抑制了玉米生长 ,增施钾肥不能缓解生石灰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皖南酸性黄红壤 生石灰 白云石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105

杂交水稻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稻 10 5 (协优 80 19)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协青早A与恢复系 80 19(780 3 9 轮回 42 2 )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 ,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性好、耐肥抗倒、适应性广等特点 ,适宜在长江流域作一季中稻栽培 ,2 0 0 3年 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皖稻105(协优8019)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砂姜黑土上氮钾配施对粮菜轮作中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连续3年在甘蓝套玉米—甘蓝轮作制中进行增施钾肥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钾肥对甘蓝玉米产量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对甘蓝的品质也有明显的改善,并随年限的增加钾肥对产量、Vc和糖含量效应进一步增大,施钾对春甘蓝的产量影响高于冬甘蓝。在同N水平下,产量有随钾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趋势。连续2年施钾的后效对玉米产量增长极显著。施用钾肥可大幅度增加的总产值,氮钾配施肥料的产投比达3.27~4.56,其中处理N2K1高达4.56。综合分析表明:钾肥对粮菜轮作制中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大于氮肥、在实际施肥中以高钾中氮为最佳。

关键词: 砂姜黑土 粮菜轮作 定位试验 产量与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肥力因子与烤烟品质的关系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阐述了土壤肥力的物理因子和化学因子对烤烟品质的影响。同时 ,指出近年来我国开展的相关研究的局限性和不完全性

关键词: 土壤肥力 物理因子 化学因子 烤烟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