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与管理
《农业科技管理 》 2004
摘要:一、基金项目简介 省基金项目定位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设立农业科学、信息科学、生物与医药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基础与管理科学等6个学科。安徽省基金委成立于1995年,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科技厅,主要职责是基金日常管理工作、办法制定、项目评审与管理等工作。从1996年开始,到2003年底为止,安徽省基金委共受理申请项目3 562项,累计立项672项,平均立项率19%,投入经费2 900万元,平均资助强度4.3万元/项,目前,资助强度为5万元/项。资助的


水稻突变体对除草剂苯达松敏感致死的机理研究
《农药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突变体在杂交水稻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分析了两个水稻突变体农林 8m和 80 77S对除草剂苯达松敏感致死的生理和遗传规律 ,综述了其对苯达松敏感致死的分子机理。普通水稻品种具有对苯达松抗性是由于苯达松在普通水稻品种细胞中被羟基化 ,并最终被代谢为对植物无毒性的 6 OH 葡萄糖苷苯达松和 8 OH 葡萄糖苷苯达松。普通水稻品种具有的苯达松抗性基因可能是编码与苯达松羟基化相关的某种P4 5 0酶 ,或者编码某种参于解毒的受体蛋白 ,而苯达松本身对P4 5 0酶和受体蛋白有诱导和激活作用 ;此外 ,苯达松抗性基因也可能是一种催化羟基化苯达松与葡萄糖缀合、同淀粉合成酶相似的缀合酶基因 ,而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突变体表现出对苯达松敏感致死是由于γ 射线导致上述与苯达松解毒相关的酶活性丧失所致。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中国农学通报 》 2004
摘要:“三农”问题的最终决定因素是人,因此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就成为当前或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此,围绕这一想法从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现代化、外向型农业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现状等方面谈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新世纪现代农民的必要性,针对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问题提出了一是实施旨在提高科技文化素质的农民全面教育培训行动计划,二是政府办学、企业岗位培训与农民自发求学相结合,三是拓展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内容,利用参与式培训的方式,四是提高农村劳动力中农业科技人员比例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科技素质四点对策与建议。


正视挑战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农业科技管理 》 2004
摘要:一、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1.农产品加工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凡是加工业比较配套,市场营销网络健全,农民种养的产品能够及时进入加工流通领域的地方,农业结构的调整就比较成功。相反许多地方由于加工转化不足,瓜果蔬菜等大量鲜活产品集中上市后造成供过于求,价格上不去;一些粮食主产区粮食加工转化能力不足,也影响了农民的种粮收入。


果树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安徽农学通报 》 2004
摘要:介绍了8种常用绿化果树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方法;列出了15种绿化果树的果实特征、适用地区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