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优质粳型不育系爱知香A高纯度高产量繁殖技术

杂交水稻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BT型早熟中粳不育系爱知香A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利用“混合株行分半冷藏法”提纯亲本,全程质量监控防杂保纯;合理安排花期,稀播、多栽、“超前搁田”,合理基蘖肥加重施保花肥,防病治虫保健栽培以创建双强群体和合理的穗粒结构;巧用“九二○”调花,弹拨穗层打散母本穗型改善受粉姿态,垂直行向行走竹竿抢赶花粉来提高异交结实率等高产繁殖技术和经验。

关键词: 粳型不育系 爱知香A 高纯度 高产量 繁殖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杂8号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05

摘要:皖杂8号(皖棉28号)系安徽农科院爱地公司用AD188× S081配制的杂交棉新组合。在多年试验、示范中:表现优质、高产、抗棉铃虫、红铃虫。且结铃性强、衣分高、铃大,等特性。2005年元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皖棉 28号,审定号:皖品审0510048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农业东向发展的几点思考

安徽农学通报 2005

摘要:安徽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理应当先,为谋求这一东向发展线路图,产品如何东进,劳务如何东输,资金如何东引,产业如何东接,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本文就这方面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 东向发展 农业 安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综合技术及其示范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科技提升试点行动项目的实施,选用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集成综合栽培技术规程,进行农民培训和技术示范,促进了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比非项目区同品种平均增产6.1%,项目区1.6万hm2水稻总效益达2500万元。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关键词: 水稻 科技提升行动 综合生产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茶叶标准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茶业通报 2005

摘要:本文阐述了茶叶实施标准化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茶叶标准化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应加强茶叶标准的试验验证与对比分析研究,完善茶叶标准体系;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健全茶叶质量检测与监督体系,以保障茶叶标准化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茶叶 技术壁垒 标准化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霉菌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摘要:在淮北砂姜黑土地区的包菜和黄瓜上进行木霉发酵液的叶面喷施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喷施木霉,可以促进蔬菜的营养生长,包菜和黄瓜的生长性状明显改善,产量显著增加。两种作物比较,黄瓜增产潜力更大。施用木霉菌,包菜和黄瓜的产值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黄瓜的增产增收效应更为明显。包菜施用高量木霉效果最好;而黄瓜施用低量木霉效果最好,因此,建议包菜每平方米用量可≥2ml;而黄瓜每平方米用量1ml为宜。

关键词: 木霉 包菜 黄瓜 砂姜黑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丘陵地区玉米钾肥效应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玉米每公顷施用K150.0kg时产量最高,达7065kg/hm2,比对照(NPKO)增产9.9%。钾肥经济效益也以每公顷施K150.0kg最高,比对照增收892元/hm2,产投比为2.2:1。钾肥施用量在K150.0kg/hm2以下时,土壤中的钾素亏损,不能保持土壤中钾素平衡。

关键词: 玉米 钾肥施用量 钾素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江淮丘陵区杂交水稻钾肥效应初报

土壤肥料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每公顷施用K2O135kg时产量最高,达7735kg/hm2,比对照(NPK0)增产12 1%。钾肥经济效益也以每公顷施K2O135kg最高,比对照增收1008元/hm2,产投比为3 3∶1。钾肥施用量在K2O180kg/hm2以下时,土壤中的钾素亏损,不能保持土壤中钾素平衡。

关键词: 水稻 钾肥施用量 钾素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桑树种质资源概况与特征特性

北方蚕业 2005

摘要:安徽省桑园主要分布在皖南山区、大别山区、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丘陵地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积温4700~5200℃,平均相对湿度75%~78%,年降雨量900~1700mm。由于地理条件复杂多样,是我国古老蚕区之一,加上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了桑树种质资源丰富、类型多、性状复杂的格局。 1 安徽省桑树种质资源概况 安徽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20世纪80年代调查我省桑树种质资源共有120多份,根据其自然分布大致分为: 1.1 大别山区:代表桑品种有佛堂瓦桑、金寨藤桑、压桑、瓦桑、圆叶皮桑、大花叶皮桑、小花叶皮桑、潜山黄皮、逆水千曲、九龙桑等。 1.2 沿江江南地区:代表桑品种有竹青桑、青阳青桑、青阳麻桑、所村红芽、红星青皮等。 1.3 皖南山区:代表桑品种有竹叶青、绩溪大叶早生、绩溪小叶早生、紫藤桑、新大叶瓣、小叶瓣、摘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丘陵地区玉米农业保水(抗旱)剂应用研究

土壤通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几种农业保水(抗旱)剂对江淮丘陵地区玉米的节水及提高肥料利用率进行田间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土壤保水剂(苗乐宝)、抗旱保水剂(旱地龙)玉米增产7.6%、6.4%;氮吸收量提高7.6%、5.1%;磷吸收量提高13.2%、8.7%。节水效果显著。

关键词: 江淮丘陵地区 农业保水(抗旱)剂 节水 肥料吸收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