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美洲星在水稻上的使用方法及效果

现代农业科技 2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洲星在目前抗灾救灾中的几点应用

现代农业科技 2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把高新技术研究列入未来农业科技规划的重点

安徽科技 2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色辣椒-紫燕1号

农业知识 2005

关键词: 定植 紫色 保护地栽培 播种育苗 辣椒 千克 果实 秋延后 育成 平方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引物延伸芯片法实现对转基因水稻中质粒pCAMBIA1301的检测

遗传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物芯片技术是生物技术和微制造技术的融合, 已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及实践、医学科研及临床、药物设计、环境保护、农业、军事等各个领域。而基因芯片是生物芯片中的一种,是指将大量基因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然后与标记的样品进行杂交,所以一次可对大量核酸分子进行检测分析,从而解决了传统核酸印迹杂交技术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低、检测目的分子数量少、效率低等不足。文章探讨了用基因芯片这一新的检测手段对转基因植物的初步检测,采用一种新的反应机制-引物延伸芯片法(arrayed primer extension),实现了样品扩增和杂交的一步化,而在传统的基因芯片检测中要需要两步来完成,从而为目前基因芯片中大片段样品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关键词: 生物芯片 基因芯片 转基因植物检测 引物延伸芯片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中籼区试结果看安徽水稻的增产潜力

安徽科技 2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测序基因芯片检测质粒pCAMBIA 1301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了利用基因芯片对转基因水稻中质粒pCAMBIA 1301 的检测。不同于以往基于杂交检测基础上的基因芯片,利用微测序芯片实现了对质粒pCAMBIA 1301中报告基因hptⅡ、aadA、Gus,启动子CaMV 35S的检测。这种微测序芯片不仅通过杂交检测,还利用DNA聚合酶的特异性来实现对样品的检测。对样品进行常规PCR和不对称PCR处理实验表明,经不对称PCR处理后样品的检测效果明显优于常规PCR处理。

关键词: 生物芯片 微测序 转基因植物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干旱适应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在生长季节经常受到各种环境的胁迫,其中干旱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干旱诱发植物产生各种生理生化反应从而改变作物的产量。笔者从植物在干旱条件下的光合能力、渗透调节、信号传导和活性氧代谢等方面论述了植物对干旱适应的策略和反应。

关键词: 植物 干旱 适应策略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彩色棉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及硝酸还原酶的测定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白色棉泗棉 3号为对照 ,对 2个彩色棉品种的过氧化物酶 (POD)、丙二醛 (MDA)和硝酸还原酶 (NR)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整个生育期绿色棉MDA值较高 ,是棕色棉的 1.5 684倍 ,白色棉的 1.5 792倍 ;且整个生育期内绿色棉MDA值变动范围较大 ,绿色棉最大值 /最小值 =4.1785 ,而棕色棉为 2 .3 672 ,白色棉为 1.7416。 2种彩色棉MDA值的动态变化具有共同的特点 ,整个生育期内出现 2次高峰 ,分别在苗期和盛花期 ,而白色棉表现为“升—降—升”的特点。 3种棉花的POD值变化规律十分相似 ,POD含量由幼苗期到苗期有较明显的上升 ,由苗期到蕾期下降速度较快 ,蕾期之后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 ,绿色棉幼苗期的POD值明显高于棕色棉和白色棉。从NR值的动态变化来看 ,白色棉和棕色棉 ,从幼苗期到苗期略有下降 ;而绿色棉有较大的上升 ,且绿色棉的上升幅度较大 ,绿色棉苗期叶片NR的含量是幼苗期的 2 .0 812倍。

关键词: 彩色棉 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硝酸还原酶 测定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