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氮肥运筹对夏玉米产量、品质及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品质及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量较低时,玉米籽粒产量及粗蛋白、粗淀粉和粗脂肪等营养品质指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当氮肥用量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则不随氮肥用量的增大而增加,甚至有所降低。在氮肥施用量为N 300 kg/hm2,基肥∶拔节肥∶大喇叭口期追肥比例为5∶0∶5(A2)时玉米籽粒产量最高为10902 kg/hm2,比不施肥(对照)增产140.5%,比相同施氮量条件下其他基追比处理增产4.6%~12.3%。随着施氮量增加玉米籽粒氮、磷、钾含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夏玉米籽粒粗蛋白含量,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玉米籽粒氮素和粗蛋白含量在A2运筹方式下最高,说明该氮肥运筹方式能改善玉米籽粒的品质。


氮肥运筹对夏玉米氮素利用及土壤无机氮时空变异的影响
《玉米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不同施氮量及基肥追肥比例对土壤无机氮时空分布及玉米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和基追比显著影响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各施氮处理不同生育期0~6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不施氮肥处理,且随施氮量的增加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增加。夏玉米生长季土壤铵态氮含量较低,且时空变化不明显。玉米氮素农学效率(NAE)、氮素利用效率(NUE)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降低;氮素表观回收率(NRE)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差异不显著;氮素收获指数(NHI)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增大。相同施氮水平下,"50%基肥+50%大喇叭口肥基追比"的NAE、NUE、NHI和玉米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在玉米生产中应避免播种时一次性大量施用氮肥,增加后期施氮比例可显著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玉米产量。


淮北地区夏玉米高产示范的产量结构及配套技术分析
《安徽农学通报 》 2013
摘要: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于2012年和2013年在淮北地区开展了玉米高产示范,通过选用隆平206玉米品种,采用土壤深松,即麦收后土壤深松30~50cm;增加密度,即留苗密度90 000~97 500株/hm2,收获密度83 280~94 764株/hm2;平衡施肥,即实行有机无机相结合和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相结合进行施肥;防病虫保绿防衰,即应用热雾工程技术防治玉米灌浆期的病虫害;成熟收获等技术,经专家实测验收,利辛县、太和县、埇桥区、濉溪县玉米产量分别为12 123.0kg/hm2、13 749.6kg/hm2、12 043.5kg/hm2、12 053.4kg/hm2,实现了玉米高产在不同年份间和不同地区间的重演,并创造了安徽省夏玉米的历史最高纪录。
关键词: 淮北地区 隆平206 夏玉米 高产示范 配套技术措施


玉米高产创建及配套技术措施
《安徽农学通报 》 2013
摘要:2012年在利辛县开展的0.667 hm2高产创建示范,通过选用隆平206玉米品种,采用土壤深松,即麦收后土壤深松30cm;增加密度,即留苗密度90000株/hm2,收获密度83280株/hm2;平衡施肥,即有机无机相结合和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相结合,施纯氮575.25kg/hm2;防治病虫保绿防衰,即应用热雾工程技术防治玉米灌浆期的病虫害;以及成熟收获等技术,取得了高产效果。经安徽省科技厅10月5日组织专家实地测产验收,玉米单产达到12123kg/hm2,创造了安徽省夏玉米单产历史高产纪录。


施用缓释氮肥对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夏玉米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夏玉米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缓释氮肥对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缓释氮肥掺比普通氮肥及缓释氮肥减量施用可以在0.05水平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缓释氮肥掺混普通氮肥以SCU70%+PU30%处理玉米产量、籽粒吸氮、秸秆吸氮、吸氮总量和氮肥利用率最高,在0.05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等氮处理,产量为7 284.0 kg/hm2,增幅达10.63%~33.02%,氮肥利用率为33.13%,增幅达7.81%~23.09%。缓释氮肥处理则以SCU70%处理玉米产量、秸秆吸氮、吸氮总量和氮肥利用率最高,在0.05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缓释氮肥处理,产量为6 937.0 kg/hm2,增幅达6.54%~18.85%,氮肥利用率为37.65%,增幅达11.55%~18.00%。[结论]缓释氮肥配施普通氮肥SCU70%+PU30%及缓释氮肥减量30%施用均能在0.05水平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糙米替代玉米对商品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中国家禽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不同比例糙米替代玉米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30周龄"京红1号"产蛋鸡432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以糙米替代50%、75%和100%的玉米,试验期56d。结果表明,糙米替代玉米对蛋鸡的产蛋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糙米替代玉米对鸡蛋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强度无显著影响(P>0.05),对照组蛋黄色泽显著高于3个试验组(P<0.05);在日粮中添加20mg/kg智特红(10%)和50mg/kg金黄素Y(20)后,蛋黄色泽得到明显的改善,试验Ⅰ、Ⅱ和Ⅲ组的蛋黄色泽分别比对照组高56.64%、35.30%和33.66%(P<0.05)。3个试验组经济效益均高于对照组,试验Ⅱ组经济效益最好。因此,糙米代替玉米作蛋鸡能量饲料是可行的,以替代75%的比例经济效益最好,为了解决糙米中缺乏类胡萝卜素的缺陷,可通过在配方中增加含有天然安全无毒的黄色素物质,保证鸡蛋的外观品质。


沿淮地区夏玉米喷施“金得乐”的安全叶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沿淮地区夏玉米喷施化控剂"金得乐"的最佳叶龄时期,采用在6叶龄至抽雄期内每公顷喷施450mL"金得乐"兑225kg水的方法,研究喷施化控剂"金得乐"对玉米的株高、穗位高、棒三叶、产量、穗行数、行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6叶龄至抽雄期内喷施化控剂"金得乐",株高、穗位高、棒三叶、产量、穗行数、行粒数和千粒重随叶龄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株高于14叶龄和16叶龄降至最低;穗位高于14叶龄降至最低;棒三叶在12叶龄缩至最短;产量在12叶龄降至最低;穗行数在9叶龄减少到最少;行粒数在12叶龄减少到最少;千粒重在12叶龄降至最低。10~18叶龄间喷"金得乐"显著降低玉米的株高,8~16叶龄间喷"金得乐"显著降低玉米的穗位高。6叶龄、7叶龄、8叶龄、16叶龄、18叶龄和抽雄后喷施"金得乐"处理的玉米产量和对照处理无显著差异。玉米6叶龄、7叶龄、8叶龄是喷施"金得乐"的安全叶龄时期。8叶龄是喷施"金得乐"最佳叶龄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