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罗志祥 1 ; 施伏芝 1 ; 阮新明 1 ; 从夕汉 1 ; 李定波 2 ; 吕孝财 2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合肥分中心/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安徽省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安徽国瑞种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 杂交水稻;冈优52;种植表现;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16 年 22 卷 02 期
页码: 87-88
摘要: 冈优52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三系中籼杂交水稻,具有生育期适中、丰产性突出、较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等优点,201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合在安徽和长江中下游作一季稻种植。高产栽培应注意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要点。
- 相关文献
[1]晚熟葡萄品种圣诞玫瑰在皖北地区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董纯洁,周军永,陆丽娟,朱淑芳,刘茂,孙其宝. 2020
[2]杂交水稻生产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李成荃. 1992
[3]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103. 罗彦长,吴爽,王守海,李成荃,王德正,张端品,杜士云. 2005
[4]皖稻69的选育及其主要栽培技术. 李泽福,严企松,韦时遇,唐光勇,夏加发,王安东,曹甦云. 1999
[5]草莓新品种"皖香"在皖北地区的种植表现. 孔晶晶,伊兴凯,沈爱华,张殿兴,钱小强,宁志怨. 2020
[6]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选育光敏不育系3418S上的应用. 罗彦长,王守海,李成荃. 2002
[7]籼粳交组合甬优1540钵育机插超高产的产量构成及其群体光合特征. 吴文革,WU Wenge,XI Min,习敏,XU Youzun,许有尊. 2017
[8]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及组合选育进展. Zhu qisheng. 2011
[9]孕穗肥氮肥用量对抛栽杂交中稻后期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杨安中,段素梅,朱启升,陈周前. 2011
[10]籼型三系不育系M98A的特征特性及繁殖技术. 黄一飞,兰陆寿,胡峰,庆瑢,孙明. 2006
[11]安徽省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安全技术与应用研究(Ⅲ)——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繁殖技术研究. 王守海,李成荃,王德正,罗彦长,吴爽,杜士云. 2002
[12]籼型两系不育系191S选育与应用. 从夕汉,阮新民,施伏芝,杜弘杨,罗玉祥,罗志祥. 2022
[13]杂交水稻异质四系三交种应用价值初步研究. 童继平,吴跃进,韩正姝,方文贤. 2001
[14]两优培九在安徽的种植表现及发展前景. 周守年,栗云端. 2001
[15]优质高产抗病杂交中籼新组合两优531.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民,从夕汉. 2020
[16]杂交中稻群体数量与质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蒋之埙,黄仲青,李奕松,罗志祥,施伏芝. 2000
[17]杂交中籼协优9019高产制种技术. 施伏芝,罗志祥,阮新民,苏泽胜. 2006
[18]耐储藏杂交水稻新品系储藏优1号农艺性状及耐储藏特性研究. 张瑛,余行道,朱学贵,宣红,吴跃进,吴敬德. 2008
[19]水稻温敏核不育系广茉S的异交特性研究. 吴爽,江建华,汤修竹,王德正. 2015
[20]两系杂交水稻垩白性状配合力研究. 夏加发,施伏芝,陈多璞.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早熟高产杂交水稻组合两优7871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
作者:施伏芝;阮新民;从夕汉;杜弘杨;罗彦长;罗玉祥;罗志祥
关键词:杂交水稻;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制种
-
广适籼型两系不育系7011S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从夕汉;阮新民;施伏芝;杜弘杨;罗彦长;罗玉祥;罗志祥
关键词:杂交水稻;温敏核不育系;7011S;选育
-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两优1976的选育
作者:罗彦长;阮新民;施伏芝;从夕汉;杜弘杨;罗玉祥;罗志祥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两优1976;高产;优质;选育
-
高配合力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6022S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从夕汉;阮新民;施伏芝;杜弘杨;罗玉祥;罗志祥
关键词:杂交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6022S;选育;配合力
-
籼型两系不育系191S选育与应用
作者:从夕汉;阮新民;施伏芝;杜弘杨;罗玉祥;罗志祥
关键词:杂交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191S;选育
-
高配合力优质籼型两系不育系504S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从夕汉;阮新民;施伏芝;杜弘杨;罗玉祥;罗志祥
关键词:杂交水稻;温敏核不育系;504S;配合力
-
2009-2019年安徽中籼稻米品质综合评价及关键影响因子分析
作者:阮新民;施伏芝;从夕汉;杜弘杨;占新春;王元垒;夏加发;罗志祥
关键词:投影寻踪;稻米;综合品质;关键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