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Potassium(模糊匹配)
49条记录
皖北烤烟提降碱综合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利用烤烟在打顶时施用生长素、断侧根同时追K2 SO4等不同手段 ,寻找提高皖北烟叶钾含量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 :在皖北潮土烟区 ,打顶时涂生长素 +追施K2 SO4,打顶时不涂生长素 +断侧根 +追施K2 SO4,打顶时涂生长素 +断侧根 +追施K2 SO4等不同手段 ,均可以提高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 ,降低烟叶烟碱含量。但以打顶时不涂生长素 +断侧根 +低处理的效果最明显。

关键词: 烤烟 钾含量 烟碱含量 综合技术 皖北烟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北砂姜黑土氮、磷、钾肥肥效长期定位试验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研究结果表明 ,在淮北砂姜黑土地区N素仍为作物产量的第一限制因子 ;P肥由于得到广泛的重视和长期的大量施用 ,砂姜黑土严重缺P的状况已大为改善 ;而土壤速效K的含量则入不敷出 ,因此在今后的施肥中应重视K肥的施用

关键词: 砂姜黑土 氮肥 磷肥 钾肥 定位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的钾肥效应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针对安徽省南部地区土壤有效钾含量逐年下降和高产油菜需较多的矛盾 ,开展了油菜钾肥效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钾肥能显著提高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 ,该地区钾肥的适宜用量为 12 0kg/hm2 。

关键词: 钾肥 油菜 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K+、H_2PO_4~-吸收动力学研究

中国林副特产 2001

摘要:以毛桃幼苗为试材,对桃吸收 K~+、 H2PO4-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桃 K~+吸收有两个不同的载体系统,并取决于介质中的 K~+浓度;不同载体系统的钾离子吸收动力学参数 Km和 Imax差异较大,预培养水平对 K~+吸收的影响不明显。桃 H2PO4-吸收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曲线;高磷预培养使载体对 H2PO4-的亲和力略有变小。

关键词: K~+ H_2PO_4~- 吸收动力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苞菜)连作的钾肥效应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在砂姜黑土上连续种植两季苞菜套一季玉米 ,苞菜不施钾肥表现出明显缺症状 ,钾肥影响程度大于氮肥 ,随着钾肥用量的提高 ,生物性状、品质及产量均有明显提高 ,幅度为 2 8.2 %~ 43 .2 %。后茬玉米增产幅度不如苞菜明显 ,玉米的品质受氮肥施用量的影响 ,而生物性状由于钾肥的施用则明显提高。氮钾肥的配合使用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速效、缓效的含量

关键词: 苞菜 玉米 钾肥 砂姜黑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南红黄壤地区油菜高产配套技术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研究表明 :皖南红黄壤地区油菜种植密度 15万穴 / hm2 ,每公顷土壤施用纯氮 2 10 kg,施用氧化 15 0 kg,油菜生物学性状最佳 ,产量最高 ,达 2 417kg/ hm2 。

关键词: 油菜 氮肥 钾肥 种植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南红黄壤丘陵区甘薯新品种生态适应性及钾肥用量研究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针对皖南红黄壤丘陵区甘薯品种单一,产量很低的现状,在选用优良品种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新品种生态适应性及钾肥用量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引进的品种皖薯3 号、皖267 比当地品种胜利百号分别增产35.9% 、36.6% ;施用钾肥能提高甘薯的产量,在皖南红黄壤丘陵地区钾肥适宜用量为90kg/hm 2。

关键词: 甘薯 皖南红黄壤丘陵地区 钾肥 品种生态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配比对苞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 1999

摘要:在淮北砂姜黑土上连续两季种植苞菜,不施则表现出明显的缺症状。施用不同氮配比肥料,增产幅度为28.2- 43.2% ,以高中氮增产幅度最大。

关键词: 苞菜 砂姜黑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季大棚番茄的钾肥效应

土壤肥料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施 用 肥能显 著提高 冬季 大棚番 茄的 果实产 量,增 产幅度 达 11% ~ 17% ,但 施 量超过一定 范围,增 产幅度下 降。施用 钾肥同 时改善了 果实的品 质,番茄 果实中 Vc 的含量与 产量的趋势一 致,但果实 中全糖 的最高含 量,在产 量与 Vc 含量的 峰值之 前出现。收获 早期的高 产量、高价格对 番茄施 的经济 收益高具 有一定 的贡献。

关键词: 大棚番茄 钾肥 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2345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