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安徽省苦荞麦种质资源引种观察及鉴定
《农学学报 》 2013
摘要:为了更好地促进安徽荞麦生产,从国内引入37份苦荞麦种质资源,对它们的主要农艺性状以及产量等进行了观察鉴定。试验表明,大多数品种的株高在60~83cm之间;主茎分枝数大部分在6~8个;生育期在80~90天之间。37个种质资源中较对照表现增产的有27个,增产幅度为4.56%~133.29%。
安徽与津巴布韦农业合作之浅见
《安徽科技 》 2010
摘要:非洲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多数非洲国家因投资严重短缺而渴望外资的流入,并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使得非洲成为世界上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被
安徽大豆产业发展的思考
《安徽科技 》 2009
摘要:安徽省秋季雨量较充沛,昼夜温差比北方小,适宜生产优质高蛋白大豆。《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2008~2015)》将安徽沿淮淮北地区列为我国高蛋白大豆优势区域。作为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又兼做油料的大豆,在安徽常年种植1000多万亩,近几年发展到1400多万亩,面积处于全国的第2位。发展大豆产业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安徽省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安徽科技 》 2009
摘要:安徽省是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12个实施省份之一,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也是安徽省近年来组织实施的层次最高、规模最大、任务最重、投入最多的农业科技项目之一,共有23个县(市、区)领导、6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参加项目组织实施。4年来,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保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以及关键技术突破与示范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安徽省粮食生产能力研究与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在现有生产水平条件下安徽省的粮食生产能力;【方法】该文以全省13个农业生态小区为研究单元,确定了能够充分发挥当地气候生产潜力的种植制度,并以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中粮食作物试验产量为基础,计算了各农业生态小区粮食生产能力和总的粮食生产能力;【结果】全省粮食平均单产能力为8029.47kg/hm2,与近3年(2005—2007)粮食平均单产(5390.68kg/hm2)相比,单位面积耕地的增产潜力为2638.79kg/hm2;全省粮食总生产能力为483.62亿kg,高于近3年(2005—2007年)324.69亿kg的粮食平均总产,每年能为安徽省增加粮食产量近158.93亿kg;【结论】目前全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开发率为0.67,粮食生产潜力依然很大。
饲用小黑麦品种比较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 2009
摘要:通过对不同秋播牧草品种的观察和分析,筛选出适应性强、产量高的优质秋播牧草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品种NTH1048的产量较高、适应性较强。
用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小麦产业——以安徽省淮北市为例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农业是实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该文以安徽省淮北市为例,从农业循环经济理念的角度分析小麦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投入减量化,产出最优化,主副产品再利用、再循环,构筑小麦产业经济利益共同体以及优惠政策支持等小麦产业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