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安徽玉米冬季海南繁育常出现的问题及技术对策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 2010
摘要:总结了安徽玉米冬季海南繁育中的实践经验和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玉米冬季海南育种加代提供科学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 提升安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安徽科技 》 2010
摘要:2010年2月4日,科技部下发了《关于选择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建设36个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中涉农的有13个。安徽省也十分重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作,2009年12月25日,科技厅等八厅局联合颁发了《关于促进产学研结合构建和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实施意见》,科技厅制定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厅内审核工作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机插穴苗数对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盐粳9号(小穗型)、淮稻9号(中穗型)和9优418(大穗型)为机插材料,研究了每穴栽插苗数对不同穗型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穴栽苗数的增加,3种穗型品种的穗数均呈增加趋势,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呈减小趋势,但变化程度不一。3种穗型品种的产量随穴栽苗数增加均呈先增后减二次曲线变化。小、中、大穗型品种最高产量对应的穴栽苗数分别为4、3、2苗。3种穗型品种稻米的品质性状受穴栽苗数影响的变异程度存在差异,但均表现随穴栽苗数的增加而垩白度和垩白率上升,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率下降,蛋白质含量变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胶稠度变长;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和起始糊化温度等RVA特性值先增后减,而消减值先减后增。对产量与品质指标综合评价,以小穗型品种每穴栽插4苗、中穗型品种每穴3苗、大穗型品种每穴2苗,最利于相对实现高产与优质的协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癌农杆菌介导Bt基因转化水稻的研究
《生物学杂志 》 2009 CSCD
摘要:为了培育出无筛选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水稻,试验将loxp-hpt-loxp基因与Bt基因连锁在一起转化水稻方法,得到loxp-hpt-loxp-Bt转基因水稻植株,再与同质的带有cre基因的水稻杂交,以定向删除潮霉素抗性筛选标记。试验表明以水稻品种"皖粳97"为供试材料,将成熟胚来源的愈伤组织用根癌农杆菌EHA105/pCAMBIA1305.1感染后,筛选出抗性愈伤组织并获得再生植株。经PCR验证,得到20棵转基因水稻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