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安徽省农科院在利辛县创建大豆万亩高产示范

大豆科技 2009

摘要:2009年9月23至24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利辛县召开皖豆24高蛋白大豆万亩高产创建现场观摩会,邀请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阜阳市种子管理站等单位的专家进行了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磷肥和钾肥对老龄多叶老芒麦牧草生物量和品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8龄多叶老芒麦人工草地进行施磷、钾试验。结果显示,施磷肥对抽穗期、开花期和乳熟期老芒麦的地上生物量分别增重16.25%5~0.32%、5.86%3~5.74%和10.72%4~4.37%,施钾肥增重16.96%5~1.56%、9.63%5~8.32%和12.70%4~6.91%。在氮钾或氮磷施用量适中时,配施磷肥112.5 kg/hm2或配施钾肥75 kg/hm2时,老芒麦的地上生物量最大。配施磷和钾能显著增加老芒麦0—25 cm根重(P<0.05)。配施磷或钾75 kg/hm2时,老芒麦0—5和0—25 cm根重最大,分别为8.97 g/m29、.06 g/m2和21.39 g/m2、23.84 g/m2。配施磷和配施钾时,老芒麦茎秆中粗蛋白(CP)和粗脂肪(CF)含量呈先增后降变化,施磷75 kg/hm2或施钾112.5 kg/hm2时,老芒麦茎杆中CP和CF的含量最大。配施等量磷、钾肥,施磷茎秆中CP和CF含量高于施钾,二者最大值差分别是0.53%和0.38%。三个生育期内,老芒麦地上部分与地下根系增重不总是与施肥量呈正相关,相同施肥量下钾肥的增重略高于磷肥。

关键词: 人工草地 施肥 老芒麦 生物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摘要:从探讨现代农业的内涵入手,分析了现代农业的特征及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提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内涵 制约因素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耐热无性系离体筛选的初步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2009 CSCD

摘要:为了获得耐热性较高的马铃薯品种,本研究以马铃薯试管苗的愈伤组织为供试材料,采用羟脯氨酸(HYP)和热胁迫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马铃薯耐热无性系的离体筛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S+1.5~3.0mg/L6-BA+0.1mg/LNAA的培养基均能够诱导全部供试马铃薯茎段产生愈伤组织,说明细胞分裂素6-BA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确定了马铃薯愈伤组织耐羟脯氨酸筛选的适宜浓度为0.2~0.4mg/mL。MS+1.0~5.0mg/LBA+0.1mg/LNAA+5mg/LGA的分化培养基能够诱导愈伤组织进行植株再生,但分化率较低,只有8%~25%。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分化培养基均能诱导马铃薯愈伤组织分化成苗,本实验还筛选出热胁迫的适宜条件为42℃24h,且经过羟脯氨酸与高温胁迫结合多次筛选获得了两个耐热无性系NKY1和NKY2。初步表明本筛选方法可以用于马铃薯耐热无性系的筛选。

关键词: 马铃薯 耐热无性系 离体筛选 热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即食风味麻鸡现代加工工艺的研究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09

摘要:以合肥麻鸡为主要原料,研究即食风味麻鸡的现代加工工艺。探讨了该鸡肉产品的加工过程及关键工艺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佳加工工艺参数。

关键词: 麻鸡 加工 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联苯菊酯在茶叶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了解联苯菊酯在茶叶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情况,确定其施用的安全间隔期和次数。[方法]在田间试验中,以安徽省舒城县916茶场采集的茶叶为试材,用2.5%联苯菊酯乳油推荐量的2倍对其进行施药,药后1h以及1、2、3、5、7、14、21、30、45d分别取样,采用丙酮和石油醚提取,气相色谱检测,样品添加回收率为77.0%。[结果]联苯菊酯在茶叶中降解速率很快,施药量是推荐浓度的2倍时,1d后取样检测消解率为44.7%,半衰期为T1/2=3.83d。在推荐剂量为90ga.i/hm2和施药4次的条件下,在最后1次施药3、7、14d后取样联苯菊酯残留量均小于5mg/kg,尤其14d后取样联苯菊酯残留量为0.08mg/kg。[结论]若以5mg/kg作为残留量参考指标,建议施用联苯菊酯的安全间隔期可定为3d,施药次数不超过4次。

关键词: 联苯菊酯 茶叶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枝修剪对NJC19黄桃树体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连续2年对NJC19黄桃进行长枝修剪试验,对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短枝修剪技术相比,经过长枝修剪后的树体叶面积增大,净光合速率提高;徒长枝比例降低,优质果枝率增加;一年生枝条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提高,树体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均得到提高,果实着色更加均匀。

关键词: NJC19桃 长枝修剪 树体生长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抗菌肽的诱导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家蚕抗菌肽是存在于家蚕及蚕蛹的血淋巴内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物质,在家蚕的天然免疫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家蚕、对家蚕进行饥饿、电击和注射大肠杆菌等诱导处理后,提取家蚕抗菌肽,测定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以上的处理均能有效诱导抗菌物质的产生,其中饥饿法处理的家蚕产生抗菌肽的抑菌活性最强。研究结果为家蚕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关键词: 家蚕 抗菌肽 诱导 抑菌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对水稻分蘖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09

摘要:多年多点对水稻施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蘖肥施氮量的增加,分蘖增长加大,增速加快,有效穗增多,但过量施氮有效穗反而降低而减产。杂交中稻在施一定基蘖肥时,再于抽穗前45d施一次接力肥,同时配合施促花肥和保花肥,能明显获得更多的有效穗和总颖花量,又能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收获更高的产量。施氮研究初步结果为,每667m~2基蘖肥各施4.6kg氮素,接力肥和促花肥各施1.61kg氮素,保花肥施3.45kg氮素时增产效果较好。

关键词: 氮肥 水稻分蘖 产量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油菜花瓣实验检测油菜菌核病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索预测油菜菌核病发生情况的快速、简单、有效的方法;此研究采用检测被核盘菌子囊孢子感染的油菜花瓣数量来预测预报菌核病可能发生严重度程度,实验采用添加了两种不同pH指示剂的改良型Steadman's培养基在室温下培养在油菜花期(3月下旬~4月中旬)每天采自2块试验田的新鲜花瓣,如果花瓣被病原菌子囊孢子感染,接种培养后培养基颜色发生改变,统计被感染的花瓣数;结果表明:除1天在一块田没有检测到被子囊孢子感染的花瓣外,油菜整个花期都有被感染的花瓣出现,但初花期被感染的花瓣较少,而盛花期和终花期被感染的花瓣较多,第一块田被感染的花瓣数在两种培养基上出现的百分率分别为32.0%和40.2%,第二块田分别为27.3%和35.7%。第一块田后期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率和病指分别为2.7%和1.8,第二块田分别为1.5%和0.4。子囊孢子感染的花瓣数与后期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r=0.829,r0.05=0.811)。利用油菜花瓣实验可快速、简单、有效的预测后期油菜菌核病可能发生的情况,从而决定最适宜的防治时期。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 花瓣测试 pH指示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