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氮·钾水平对小麦产量和氮·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氮、钾肥在小麦生产中的科学施用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钾水平对小麦产量和氮、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处理N210K150的小麦产量最高,达7 950.0 kg/hm2。单独施用钾肥的增产幅度为5.89%~11.00%。氮肥用量为180、210和240 kg/hm2时,钾肥的增产幅度分别达17.87%~26.62%、19.18%~27.10%和20.12%~28.18%,不施钾肥时,氮肥的增产幅度为9.41%~11.67%。钾肥用量为75和150 kg/hm2时,氮肥的增产幅度分别为72.54%~84.42%和76.81%~87.61%。施氮量、施钾量和氮钾交互作用对烟农19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82.90%、14.63%和2.47%,不施钾肥时,氮素的吸收利用率为38.61%~45.16%;钾肥用量为75和150 kg/hm2时,氮素的吸收利用率分别为40.82%~48.68%和43.87%~50.71%。不施氮肥时,钾素的吸收利用率为8.79%~12.84%;氮肥用量为180、210和240 kg/hm2时,钾素的吸收利用率分别为11.24%~12.60%、16.87%~17.90%和16.27%~16.34%。[结论]单独施用氮、钾肥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合理配施氮钾肥的效果更好。


不同药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番茄灰霉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试验设在安徽省合肥市三十岗乡,设6组处理,分别为:①50%速克灵可湿粉剂1 500倍液;②25%灰克超微可湿粉剂1 000倍液;③爱可2 000倍液;④2%扑海因悬浮剂1 500倍液;⑤36%粉霉灵悬浮剂500倍液;⑥CK。观察6组处理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除CK外,其余各组处理均对番茄灰霉病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以处理②、④的防效较好,分别为92.1%、85.4%,①、③、⑤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7%、79.4%、77.8%;与CK相比,各处理对番茄产量均有一定影响,其中,处理②的产量最高,达15 941.30 kg/hm2,其次为处理④,而处理①的产量最低,仅14 162.63kg/hm2。[结论]处理②、④是最佳防治药剂,且对番茄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磷肥和钾肥对老龄多叶老芒麦牧草生物量和品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8龄多叶老芒麦人工草地进行施磷、钾试验。结果显示,施磷肥对抽穗期、开花期和乳熟期老芒麦的地上生物量分别增重16.25%5~0.32%、5.86%3~5.74%和10.72%4~4.37%,施钾肥增重16.96%5~1.56%、9.63%5~8.32%和12.70%4~6.91%。在氮钾或氮磷施用量适中时,配施磷肥112.5 kg/hm2或配施钾肥75 kg/hm2时,老芒麦的地上生物量最大。配施磷和钾能显著增加老芒麦0—25 cm根重(P<0.05)。配施磷或钾75 kg/hm2时,老芒麦0—5和0—25 cm根重最大,分别为8.97 g/m29、.06 g/m2和21.39 g/m2、23.84 g/m2。配施磷和配施钾时,老芒麦茎秆中粗蛋白(CP)和粗脂肪(CF)含量呈先增后降变化,施磷75 kg/hm2或施钾112.5 kg/hm2时,老芒麦茎杆中CP和CF的含量最大。配施等量磷、钾肥,施磷茎秆中CP和CF含量高于施钾,二者最大值差分别是0.53%和0.38%。三个生育期内,老芒麦地上部分与地下根系增重不总是与施肥量呈正相关,相同施肥量下钾肥的增重略高于磷肥。


氮肥对水稻分蘖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 2009
摘要:多年多点对水稻施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蘖肥施氮量的增加,分蘖增长加大,增速加快,有效穗增多,但过量施氮有效穗反而降低而减产。杂交中稻在施一定基蘖肥时,再于抽穗前45d施一次接力肥,同时配合施促花肥和保花肥,能明显获得更多的有效穗和总颖花量,又能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收获更高的产量。施氮研究初步结果为,每667m~2基蘖肥各施4.6kg氮素,接力肥和促花肥各施1.61kg氮素,保花肥施3.45kg氮素时增产效果较好。


P·Zn组合对小麦生长·产量和籽粒含氮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P、Zn组合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机理。[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砂姜黑土中P、Zn配施对小麦生长期产量以及籽粒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小麦苗期和抽穗期P、Zn呈协同关系,成熟期明显出现P、Zn拮抗。适当的P、Zn配比有利于小麦籽粒产量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加。P0.3Zn0.2处理的产量最高,与其他处理间在0.05水平有差异,P0.3Zn0.4、P0.9Zn0.2、P0.9Zn0.4间的产量在0.05水平无差异,Zn0处理的产量最低。[结论]低P背景下,施Zn肥能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高P背景下,施适量Zn肥能促进小麦根系生长,但高Zn时出现P、Zn拮抗。


油菜秸秆还田及肥料运筹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油菜秸秆的不同用量与NPK肥料运筹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于2007和2008年在肥东和居巢进行试验。[结果]在肥东试验中,与未施秸秆相比,秸秆还田水稻的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分别提高0.3%、0.3%、1.9%和0.7%;秸秆还田并减少磷、钾肥施用量25%水稻的有效穗数、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分别下降2.8%、1.4%、0.7%和3.8%;秸秆还田并增加氮肥施用量使水稻增产3.7%。在居巢试验中,与未施秸秆相比,秸秆还田水稻的有效穗数和成穗率下降0.9%~2.4%和1.1%~1.2%,实粒数和千粒重增加0.6%~2.9%和1.0%~1.7%;秸秆还田并减少磷、钾肥施用量25%的水稻有效穗数和实粒数增加2.1%~2.8%和2.5%~2.8%,千粒重减少0.7%~1.0%。[结论]适当减少磷、钾肥用量不会使油菜秸秆还田水稻显著减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