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yield(模糊匹配)
663条记录
不同播种密度和施肥量对江淮稻田免耕直播油菜产量形成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探明江淮地区稻-油两熟制度下油菜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方法]以核油56为材料,采用田间裂区试验,比较3种施氮水平(Tn)和4种播种密度(Tm)对江淮稻田免耕机开沟直播栽培油菜的产量构成、农艺形状以及生物学产量、秸秆系数等的影响。[结果]在较低密度和中等密度条件下,增施氮肥有利于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的提高。[结论]江淮稻田油菜直播适宜的施氮量为180kg/hm2,适宜的播种密度为3.0kg/hm2;免耕直播油菜的秸秆系数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随播种密度增加而降低,平均在0.76~0.78。

关键词: 免耕直播 氮肥施用量 播种密度 产量 秸秆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六安地区油菜氮磷钾肥效应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2010 CSCD

摘要:在安徽省油菜主产区之一的六安地区进行了大田试验,研究了施肥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钾、硼肥平衡施用的情况下,可以显著改善油菜的生物性状、提高产量、增加单位面积收入。其中,氮肥施用可明显提高油菜各生物学性状指标和油菜籽粒产量,同时也可以明显的提高籽粒和茎秆的比值;磷肥施用可以显著提高一级分枝高度、单株二级分枝数,在利于采收的同时可以提高籽粒产量;钾肥的施用可显著提高油菜一级分枝高度、单株一级分枝数、单株二级分枝数、每果角粒数、产量以及籽粒与茎秆的比值等。从产投比来看,虽然农民习惯施肥的产投比较高,但是没有实现利益最大化,而且生产实际中容易发生贪青晚熟、油菜倒伏等现象,变相浪费了资源,这说明习惯施肥中肥料资源配置并不合理;施用氮肥180 kg/hm2,磷肥90kg/hm2,钾肥120 kg/hm2,硼肥用量15 kg/hm2时可以达到产量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 油菜 氮磷钾硼 平衡施肥 产量 生物学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池塘高效健康主养黄颡鱼技术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摘要:通过216d的池塘高效健康主养黄颡鱼试验,结果表明:池塘主养黄颡鱼在科学管理的前提下,合理放养和安全健康生产,可提高产量和效益。放养规格为18.5g/尾的黄颡鱼种9万~15万尾/hm2,搭养规格为80g/尾鲢鱼种3000尾/hm2、100g/尾鳙鱼种900尾/hm2、6g/尾泥鳅鱼种4500尾/hm2,试验获得较好的效益。通过主养鱼不同放养密度以及搭养鱼类相同的比例,均达到总体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目的。

关键词: 黄颡鱼 池塘 主养 科学管理 产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氮磷钾肥效应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确定安徽省贵池地区油菜氮磷钾肥平衡施用的适宜用量范围。[方法]试验设CK、OPT-N、OPT-P、OPT-K、农民习惯Farm-erPr.6个处理。油菜成熟时每小区随机抽取6株植株考种,测定株高、一级分枝高、一级分枝数、单株角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和每小区产量。[结果]在氮、钾、硼肥平衡施用下可以显著提高油菜的生物性状。施用氮肥能明显增加油菜角果总数和提高油菜籽粒产量,同时可以显著提高籽粒和茎秆比值;施用磷肥可以显著提高单株一级分枝数、单株二级分枝数,同时显著提高籽粒产量,明显提高籽粒/茎秆比值;施用钾肥可以显著增加单株角果数,提高产量,同时提高籽粒/茎秆的比值;相比当地农民习惯施肥可以显著提高单株角果数量,显著增加产量,同时提高籽粒和茎秆比值。[结论]施用氮肥180 kg/hm2,磷肥90 kg/hm2,钾肥120 kg/hm2,硼肥用量15 kg/hm2时可以达到产量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 油菜 氮磷钾硼 平衡施肥 产量 生物学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祁红产业复兴的再思考

中国茶叶加工 2010

摘要:祁红的发展经历了创制、兴盛、衰落、复兴的过程,如何保证祁红长盛而不衰,在国内外激烈的茶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摆在所有关心祁红发展的人士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围绕此方面发表了作者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 祁红 复兴 质量 营销 政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对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

摘要:2009年在安徽省东至县新桥村,用德油9号油菜品种,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对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比普通复合肥极显著提高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比例7:3处理油菜产量最高,为3571.5kg/hm2,极显著高于普通复合肥,比其增产36.84%,增产效果最好;氮肥利用率41.60%,高于其他处理1.02%~27.55%。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7:3配施处理通过提高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中的角果数和每角粒数来提高产量。从油菜试验结果得出,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最佳配施比例为7:3。

关键词: 包膜控释尿素 油菜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定向改良杂交稻协优57

杂交水稻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协优57是一个产量高、适应性强的杂交稻组合,但由于其父母本直链淀粉含量高,导致杂交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较高、蒸煮食味品质较差。利用PCR-Acc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协优57的亲本057和协青早A的Wx基因进行改良,研究改良前、后各亲本及其杂交组合的蒸煮食味品质等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单亲改良的GT型杂交组合的直链淀粉含量由原组合的26%分别降到19.3%和19.2%,但均一性较差。双亲改良的TT纯合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协A(TT)/057(TT),不仅直链淀粉含量降到中等偏低水平(12.5%),而且均一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蒸煮食味品质明显改善。在成功利用分子标记对直链淀粉含量进行辅助选择改良的基础上,结合田间选育的手段,同时改良了不育系穗小粒少的缺陷,既保持了原组合的优良特性,又提升了米质和产量潜力。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协优57 品质 直链淀粉含量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水平对生姜产量和品质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基础肥力土壤、不同氮肥水平对生姜产量和品质及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生姜根茎产量及品质有明显的影响,合理施氮能显著提高根茎产量,改善其营养及安全品质。两种不同基础肥力土壤下,生姜根茎产量均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加大先增加后降低,呈抛物线关系,所有处理中N450获得了最高根茎产量品质分析结果显示,施用适量氮肥能明显提高生姜根茎蛋白质、维生素C、糖分和姜精油含量,有效控制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其中,维生素C含量,基础肥力较高土壤以N225处理最高;肥力较低土壤N450处理达到高峰。粗蛋白含量,肥力较高土壤N225处理最高,N450最低;肥力较低土壤,随施氮量的增加,根茎粗蛋白含量相应提高,N600处理达最大值。糖分和姜精油含量,两种肥力土壤下分别是N600和N450处理最高。根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与氮肥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施用氮肥后生姜地上部茎、叶和地下根茎含氮量明显提高,氮素吸收量显著增多。

关键词: 氮肥用量 生姜 产量 品质 氮素吸收

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栽培适宜追氮时期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优质种植中合理施氮提供依据,以强筋小麦烟农19和中筋小麦皖麦50为材料,研究了超高产栽培条件下追氮时期对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纯氮307.5~322.5 kg.hm-2(其中有机氮37.5~52.5 kg.hm-2,化肥氮270 kg.hm-2)、基追比例为5∶5的条件下,烟农19和皖麦50的籽粒产量均以拔节期追施最高,产量分别达到9 497.10和9 857.55 kg.hm-2,以始花期追氮产量最低。粗蛋白、湿面筋含量、Z-沉降值、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等主要品质指标均随追氮时期推迟而提高,强筋品种烟农19在拔节期以后追氮的品质均能达到优质小麦标准(粗蛋白含量≥14%)。各氮肥利用参数基本以拔节期~孕穗期处理较高,追氮时期前移和后移均使各参数降低,拔节期~孕穗期处理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综合两个年度的结果,淮北地区小麦实现高产、优质栽培的追氮时期以拔节期~孕穗期为佳,传统的氮素"一炮轰"运筹方式难以达到9 000 kg.hm-2的超高产水平。

关键词: 小麦 淮北地区 追氮时期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烘烤方法对烟叶质量及香味成分的影响

中国烟草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改进烘烤方法,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研究了延时密集烘烤、普通密集烘烤及小烤房传统烘烤3种烘烤方法对烤后烟叶质量及香味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密集烘烤过程中,适度延长变黄期和定色期稳温时间,可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及感官质量,化学成分更趋协调,同时有利于提高烟叶质体色素、西柏烷类及苯丙氨酸类的降解产物含量。

关键词: 密集烘烤 延时 烟叶 质量 香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