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1种抗细胞畸变保健型酸奶的研制
《中国食品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SOS/umu毒性测试为基础,结合动物功效评价试验,筛选到几种具有显著抗细胞畸变的植物提取物。以具有良好抗畸变能力的刺五加、绿茶、葡萄籽等提取物为原料,将其与牛乳、蔗糖等混合后接种发酵,开发出1种抗细胞畸变保健型酸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获得该产品的最佳工艺条件,其中植物提取物组合物的添加量为产品总量的15%(体积分数),蔗糖9%,发酵剂接种量5%,发酵温度44℃,发酵时间6h。用该保健型酸奶喂养经MMC处理的小鼠,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可显著提高小鼠的抗畸变能力,以0.2mL/10g剂量灌胃1周后,小鼠骨髓微核率仅3.56‰,胸腺指数1.57,精子畸变率(19.40%),抗畸变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和普通酸奶喂养组。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SOS/umu试验 抗畸变 保健型酸奶
强化种业科技创新 加快种业转型发展
《中国农村科技 》 2012
摘要:近年来,安徽省农科院致力于种业创新合作,为加快新时期种业转型发展,在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和机制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对相关科研院所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水稻闭花授粉基因c/7(t)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中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鉴定、遗传分析和定位水稻闭花授粉突变体新基因,了解水稻开花机理,利用闭花授粉基因防止转基因作物花粉漂移.[方法]通过EMS对优良粳稻品种H02进行诱变,发现了一个新的闭花授粉突变体8m30.利用突变体8m30与正常开花授粉材料广恢102配制的杂交种和相应的自交分离群体,采用形态特征观察、杂交后代的表型分离统计和遗传分析、基于图位克隆的基因定位等技术方法,对突变体8m30的表型、遗传和基因定位进行研究.[结果]突变体8m30与野生型H02相比,株高变矮,株型变紧,穗着粒密,在整个抽穗授粉过程中,颖花不张开.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位于第7染色体长臂的RM21964和RM234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1cM和0.3cM,两者间的物理距离为160kb,与标记RM21971共分离,是一个尚未报道的基因,暂命名为c17(t)(Cleistogamy7(t)).[结论]水稻闭花授粉突变体8m30由位于第7染色体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位于第7染色体的RM21964和RM234之间160kb范围内.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lva L.) 闭花授粉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两个环境下糙米和精米蛋白质含量的QTL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两个直链淀粉含量相似的水稻品种93-11和日本晴为亲本,采取单粒传法创建由190个家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并构建了包含202个SSR、CAP和STS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两个不同生态环境下(三亚、合肥)对糙米蛋白质含量和精米蛋白质含量的QTL进行了定位分析,共定位到9个QTL。其中,qBRPC1.3在两个环境中均被检测到,稳定性较高,其贡献率达9.4%;位于第1染色体的RM578-RM10596是多效性区间,同时控制糙米蛋白质含量和精米蛋白质含量,贡献率分别为6.4%和5.7%。
不同生态环境下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QTL定位分析
《作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2个直链淀粉含量相似的水稻品种9311和日本晴为亲本,采取单粒传法创建由190个家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并构建了包含202个SSR、CAPs和STS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3个不同生态环境下(海南陵水、安徽合肥和怀远)对RVA谱特征值(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冷胶黏度、消减值、峰值时间、起浆温度和回复值)的8个特征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共定位到57个QTL,单个性状QTL数目在1~14个之间,说明RVA谱特征值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13个QTL在3个不同环境中被2次或3次检测到,其中qCPV-3、qCPV-10b、qSBV-10b、qCSV-3b、qCSV-10b(贡献率分别为26.9%、29.5%、29.7%、25.2%、28.3%)被3次检测到,稳定性较高。16个QTL具有一因多效性,单个QTL位点控制的性状一般在2~6个之间,第10染色体RM25032~RM1375区段控制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消减值、峰值时间和回复值等6个性状。
关键词: 水稻 RVA谱特征值 数量性状 QTL稳定性 QTL多效性
近红外反射技术建立合肥地区精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模型
《核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合肥地区种植的203份水稻材料为检测对象,用近红外反射技术采集光谱,常规化学方法测定精米直链淀粉含量。结果表明,定标样品的直链淀粉含量分布范围为3.439%~28.046%,代表性和连续性良好。采用多种计量数学处理方法和偏最小二乘法(PLS),优化建立了精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定量分析预测模型。定标集(C-Set)样品数132个,相关系数(Rc)0.9278,定标标准差(SEC)1.6582;验证集(V-Set)样品数67个,相关系数(Rv)0.8736,预测标准差(SEP)1.9083,并证实所建立的模型在测定精米直链淀粉含量上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对合肥地区水稻品质育种及种质资源相关研究具有实用价值。
杂交水稻亲本分子身份证及SSR指纹数据库的建立
《核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GB/T20396-2006推荐的48对SSR核心标记,对133份杂交水稻亲本(包括部分常规品种)进行SSR分析,根据引物在133份材料中扩增的片段大小,构建了各品种的分子身份证和指纹图谱,该身份证由48位数字或数字与字母组合组成,代表了48对引物在该品种中的扩增情况。将品种的身份证信息与品种的形态学特征特性等信息相结合,构建了具查询功能的SSR指纹网络数据库。该SSR指纹数据库除具有品种基本信息查询、品种分子身份证查询、品种间相似率查询和身份证核对等基本功能外,还可指导杂交水稻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分析亲本间遗传相似性,为杂交稻新组合的选育提供亲本选配的参考。该数据库的建立,不仅为检测单位和育种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便利的网络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也为品种的选育、试验、管理、评价、仲裁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参考。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亲本 SSR标记 分子身份证 指纹数据库
共同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
《农村工作通讯 》 2011
摘要: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历经半个世纪的改革与发展,现已成为全省农业科技人才的高地、自主创新的中心、成果转化与推广的生力军。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是国家的百强研究所,以该所为依托建有国家
不同生态地点下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两个已测序品种93-11和日本晴为亲本,采取单粒传法创建由190个家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并构建了包含178个SSR、CAP和STS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在3个不同生态地点(陵水、合肥和怀远)对垩白(垩白率、垩白大小、垩白度)、粒形(粒长、粒宽、长宽比)等6个外观品质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进行了定位分析。共定位到39个QTL,单个性状QTL数目在6~7个,说明垩白和粒形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8个QTL可在2个以上地点检测到,其中,两个垩白度相关QTLqCD-1、qCD-3(贡献率分别为28.8%、32.1%)在3个地点同时检测到;11个QTL具有一因多效性,单个QTL位点控制的性状为2~6个,如第3染色体RM16-RM143区段控制垩白率、垩白大小、垩白度、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等6个性状。比较3个地点的检测结果,发现外观品质性状的QTL定位都受环境影响,但不同性状受影响的程度不同。长宽比和垩白度受环境影响较小,粒宽受环境影响较大。
关键词: 水稻 外观品质 数量性状基因座 粒形性状 垩白性状 环境效应 基因多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