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戚仁德(精确检索)
49条记录
推进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思考

华东经济管理 2009

摘要:文章在明确我国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优选和布局原则的基础上,对淮河流域作为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进行了优势分析和制约因素分析,进而提出了加快推进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生产 主体功能区 淮河流域 政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疫霉抗甲霜灵菌株若干生物学性状的无性遗传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探索辣椒疫霉抗甲霜灵菌株Mtr的遗传规律。[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该病菌的若干生物学性状在无性世代中的遗传特点。[结果]辣椒疫霉Mtr突变株的生长速率、菌落形态以及对甲霜灵的抗性等性状在其游动孢子后代中未发生变异。[结论]这些性状在无性繁殖中能稳定遗传。

关键词: 辣椒疫霉 抗性突变株 生物学特性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疫霉菌对甲霜灵的抗性风险研究

中国瓜菜 2008

摘要:通过对安徽省各地辣椒疫霉菌对甲霜灵抗性进行监测和室内抗性诱导, 结果发现: 野生辣椒疫霉菌株中敏感、中抗和抗性菌株分别占 63.2%、30.4% 和 6.4%, 说明敏感菌株是安徽省辣椒疫霉菌的优势种群, 但 EC50 测定结果表明安徽的辣椒疫霉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群体水平上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 室内药剂直接诱变容易获得抗性突变株, 且抗性水平可较其敏感亲本高近 1 000 倍, 说明辣椒疫霉菌对甲霜灵存在较大的抗药性风险, 据此, 讨论了相应的抗药性治理对策。

关键词: 辣椒疫霉菌 甲霜灵 抗药性 治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种豆吃豆”项目效果评价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8

摘要:目的了解安徽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种豆吃豆"试点活动开展情况,全面评估活动实施效果,为在项目地区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普查方法,对2个县(区)参与项目所有可接触到的47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入户核实调查结果。结果在47名调查对象中,共接受豆种320.5kg,收获大豆3 465kg,较投入增加了9.8倍,87.2%对象接受过培训,97.9%的人均食用了大豆,平均每人每周吃豆6.4±2.6次,喝豆浆者占89.4%,89.1%的对象自报吃豆后感觉身体较以前好,86.7%自报比吃豆前生病少,总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较吃豆前增加者分别占61.11%、61.11%和57.89%,且前两者在吃豆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3.8136,P<0.05,t=2.6697,P<0.05),CD4较吃豆前增加的占54.05%;97.9%人认为此项目好,所有人都希望继续开展该项目。结论该项目改善了感染者/病人的营养状况和知识水平,减少了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种豆吃豆"试点活动效果明显,并具有可持续性。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 大豆 生产自救 效果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辣椒疫霉对甲霜灵的抗药性监测

植物保护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安徽地区辣椒疫霉对甲霜灵的抗药性水平及抗性菌株的地理分布,2005—2006年从安徽省16个市、县采集辣椒疫病病株,经分离纯化鉴定,获得125株辣椒疫霉菌株,分别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叶盘漂浮法测定其对甲霜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按照Parra&Ristaino(2001)标准,供试菌株中有79株对甲霜灵敏感,38株对甲霜灵敏感性处于中间状态,8株抗甲霜灵,即敏感菌株、中间菌株和抗性菌株分别占总体的63.2%、30.4%和6.4%。采自不同地区的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其中以寿县的菌株最为敏感,EC50值最低为0.10μg/mL,平均为0.81±0.20μg/mL;而砀山、和县地区的菌株表现出一定的抗药性,平均EC50为8.32±0.19μg/mL,最高达25.47μg/mL。抗性菌株的最高抗性倍数约为90倍。

关键词: 辣椒疫霉 甲霜灵 抗药性 监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5%辛硫磷微胶囊剂防治花生蛴螬试验及示范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4年5~9月,在宿州、固镇田间小区试验和肥西县等大面积示范表明:35%辛硫磷微胶囊剂拌砂盖种防治花生蛴螬的效果比乳油剂型提高近2倍(或有效利用率提高近2倍);用微胶囊剂3000~4500g/hm2有效成分拌砂盖种,可以较好地控制全生育期花生蛴螬的危害,防治效果、保果率和增产效果分别在91.5%、75.0%和11.1%以上,有望使花生蛴螬防治方法实现重大变革,即由劳动强度大、不安全变为高效、安全、简便、省力。

关键词: 辛硫磷微胶囊 拌砂盖种 花生 蛴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杞柳瘿蚊的发生与防治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杞柳是工艺柳编的原料 ,通常种植在湖边滩地。安徽省中部约有 10 0 0 0hm2 的种植面积。杞柳瘿蚊发生频繁 ,造成很大的损失。该虫的成虫是一种黑红色的小蚊子 ,长 2 .5~ 3mm ;卵是一头稍尖的圆柱形 ,深红色 ,大小 ( 0 .15~ 0 .2 )mm× ( 0 .5~ 0 .6)mm ;幼虫蛆形 ,淡红至桔红色 ,大小 ( 1.5~ 2 )mm× ( 2 .5~ 3 )mm ;蛹纺锤形 ,桔红色 ,外有薄茧。该虫以幼虫在柳枝的顶端 (生长点 )吸汁 ,刺激生长点长成一个疙瘩。受害的柳枝降低了商品价值。该虫以幼虫在疙瘩内越冬。农民通常将柳枝的底端放在浅水中来保存柳枝 ,使之不干燥以利剥皮。在这种情况下越冬幼虫存活率高 ,成为下一年的虫源。在贮存期消灭越冬虫源是防治该虫最有效的方法。试验证明“柳瘿敌”是防治该虫的有效药剂。

关键词: 杞柳瘿蚊 发生规律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莫比朗EC对小菜蛾的控制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  3 %莫比朗防治小菜蛾的试验表明 ,药后 7天校正防效大于 95 % ,药后 2 1天达 80 .3 % ,其速效性和持效都较好 ,是一种理想的防治小菜蛾的药剂 ;建议使用剂量在 3 0 0~ 5 0 0g/hm2 ,按 75 0kg/hm2 药液量对水喷雾

关键词: 莫比朗 防治 小菜蛾 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疫霉致病力分化的初步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关于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致病力的分化研究,Black等曾报道来自台湾的辣椒疫霉对辣椒有一定的寄生专化性,菌株间存在致病力分化现象,可分为3种致病型,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迄今报道较少。为了明确安徽省辣椒疫霉是否存在致病力分化现象,为辣椒抗病育种及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作者对分离自该省不同地区的辣椒疫霉菌株的致病力及其分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瓜类疫病的发生原因及其无公害防治措施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无公害防治瓜类疫病应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观念出发 ,以提高瓜类植物对疫病的抗病性为基础 ,采用预防和生态防治为主 ,合理使用农药等综防措施

关键词: 瓜类疫病 发生原因 无公害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