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不同水稻栽培模式下小麦秸秆腐解特征及对土壤生物学特性和养分状况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尼龙网袋法于2007—2008年连续2a在水稻常规栽培和节水灌溉栽培模式下,研究小麦秸秆腐解特征、养分释放规律及对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在0—30d腐解较快,后期腐解速率逐渐变慢。90d时累计腐解率达到了48.9%—61.3%。秸秆中养分释放速率表现为K>P>N≈C。节水栽培模式下小麦秸秆还田腐解率和养分释放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栽培。秸秆还田后,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呈现"前期迅速增加,中期急剧减少,后期缓慢减少"的变化特征,而纤维素酶活性呈现"前期剧升、中期缓增、后期骤降"的变化趋势。小麦秸秆在节水栽培模式下还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常规栽培。适当增加秸秆用量可以提高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用量过高对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有负效应。秸秆还田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在整个试验期间均呈增加趋势。速效钾含量在秸秆还田30 d时达到最高,而后则逐渐降低。节水栽培模式下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的提高效应显著高于常规栽培。提高秸秆用量对土壤养分含量有显著的正效应。

关键词: 水稻栽培模式 小麦秸秆 腐解特征 生物学特性 养分状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保护》性质及学科分类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期刊性质和学科分类方法,以文献数量为依据对《植物保护》进行分类。结果发现,《植物保护》2010年刊登的论文以学术性为主,植物保护类文献占当年文献总量的92.49%,其余学科文献量均较少,不能划入相应学科,因此应将该刊归类为植物保护类专业学术期刊。

关键词: 《植物保护》 期刊分类 学科 性质 文献数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星载SAR在冬小麦估测产方面的应用

农技服务 2013

摘要:由于雷达遥感的全天候、全天时的优势,使之成为冬小麦监测的手段。利用星载SAR(合成孔径雷达)在阴雨天气多、云量大的冬小麦种植地区开展估测产具有光学遥感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目前星载SAR在冬小麦测产和估产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基于星载SAR的冬小麦测产和估产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SAR 冬小麦 估产 测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主产烟区烤烟外观质量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2种方法系统地评价皖南、池州、亳州烟区外观质量,明确了安徽不同主产烟区烤烟的质量指标。结果表明:3个烟区烟叶外观质量在油分、色度、身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皖南烟叶应稳定生产技术,确保下部叶质量的提高和总体质量的稳定,池州烟叶应提高生产规范化水平,亳州烟叶应在生产中不断提高保障后期成熟的综合技术措施。

关键词: 安徽 主产烟区 外观质量 定性定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庄福星”防治油菜根肿病的效果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评价"庄福星"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油菜的增产效果。[方法]研究了在移栽和直播2种不同栽培方式下"庄福星"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庄福星"在油菜苗期能够降低发病率6%~8%,在抽薹-初花期能够降低发病率6%~10%,在成熟期能够降低发病率4%~6%;"庄福星"能够有效促进油菜开花结实,使其形成较多的单株有效分支数,延长主花序长度,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果粒数;"庄福星"在移栽田中的增产效果明显优于直播田。[结论]"庄福星"能够降低油菜根肿病的危害程度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关键词: “庄福星” 油菜根肿病 防治效果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技发展对我国棉花生产水平提高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从历史角度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棉花生产水平提高的过程中科技的支撑和引领的作用,并对今后棉花科技发展对棉花生产的可能影响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棉花 种植 生产水平 科技进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氯啶菌酯与多菌灵混配对草莓白粉病的增效作用及田间效果测定

农药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测定氯啶菌酯与多菌灵对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最佳混配比例。[方法]运用Horsfall法和孙云沛方法测定了氯啶菌酯和多菌灵对草莓白粉病的增效作用。[结果]Horsfall法显示,氯啶菌酯和多菌灵在1∶1-1∶36的范围内都有增效作用,1∶9时增效比最大,C值为1.53;孙云沛方法显示氯啶菌酯与多菌灵1∶9时的EC50值为11.320 mg/L,CTC值达176.95,增效显著。从而确定氯啶菌酯和多菌灵对草莓白粉病的最佳混配比例为1∶9,以该比例为基础,将两者加工成35%氯啶菌酯.多菌灵SC,100 g/hm2时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为94.67%,高于常规药剂三唑酮、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和醚菌酯。[结论]氯啶菌酯和多菌灵混配是防治草莓白粉病的良好配方。

关键词: 草莓白粉病 氯啶菌酯 多菌灵 增效 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长毛兔育种研究进展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3

摘要:综述了国内长毛兔育种历史及建国以来已育成长毛兔品种的概况,并就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后续的长毛兔育种工作有所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长毛兔 育种 现状 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Ⅱ优0128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II优0128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II-32A与自育优质恢复系R012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等优点。2年区试平均产量9.416 t/hm2,较对照II优838增产7.08%;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955 t/hm2,较对照II优838增产6.10%。株型较紧凑,茎秆较粗壮;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曲病。米质较好,综合指标达三级食用稻等级标准。全生育期138 d左右,适宜在长江中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关键词: 三系杂交水稻 II优0128 选育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配施紫云英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及养分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8年在安徽省桐城市布置了"化肥配施紫云英对水稻和土壤的影响研究"定位试验,2011年在早稻收获期间采集新鲜土样,并测定了细菌、真菌、放线菌、解磷菌和固氮菌等微生物数量和土壤氮、磷、钾、硫、铁、锌、锰、铜等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化肥配施适量的紫云英(70%化肥+15 000 kg/hm2紫云英)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增长繁殖,与单施70%化肥相比,细菌总量增加6.6倍,真菌数量增加63%,解磷菌数量增加47%,固氮菌数量增加101%,放线菌数量基本相等;翻压紫云英还有补充土壤氮、磷、钾、硫、铁、锌、锰、铜养分的作用。

关键词: 稻田土壤 紫云英 化肥 微生物 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