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山羊粪便寄生虫卵的检测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摘要:[目的]了解羊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并为羊场寄生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A、B山羊场采集新鲜粪便,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水洗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镜检法进行山羊粪便寄生虫虫卵的检查和鉴定,并通过虫卵计数测定感染强度。[结果]A羊场检测到球虫、线虫、绦虫,B场检测到球虫、线虫、绦虫和吸虫,其中B羊场的感染强度要大于A羊场。[结论]2个羊场都感染了寄生虫,其中B场需要进行全群投药。

关键词: 山羊 寄生虫卵 检测 感染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盆栽花卉浇水技术

农技服务 2014

摘要:1、浇水过多和不足的危害1.1水分供应过多时,盆土过分潮湿,造成土中缺氧,根系会因缺氧而发生呼吸困难,代谢功能降低,吸水、吸肥能力减弱,时间一长就会窒息烂根,叶子发黄甚至死亡。同时,由于土中缺氧,嫌气性细菌大量繁殖和活动,产生一系列有毒物质,直接毒害根系,易引起根系中毒死亡。1.2水分供应不足时,会出现叶片及叶柄皱缩下垂,花卉出现萎蔫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发现花卉萎蔫后不能立即浇大水,否则也易引起花卉死亡。补充水分时开始量要小,并向叶面上随着植株挺拔状态的恢复,再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季蓝藻水华期间太湖河口区和敞水区纤毛虫群落组成及水平分布

水生生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太湖北部主要河口区及敞水区域采集纤毛虫样品,并用定量蛋白银法进行分析。河口区设10个采样点,敞水区设14个采样点。调查中共检出3纲15目60属的105种纤毛虫,种类最多的是钩刺目(21种),其次是寡毛目(20种)。纤毛虫优势种及其在河口区和敞水区占总丰度比例分别为:寡毛目的双叉弹跳虫Halteria bifurcate Tamar(12.3%、18.1%)、大弹跳虫H.grandinella Dujardin(12.3%、10.9%)、短列裂隙虫Rimostrombidium brachykinetum Krainer(8.0%、13.4%)、圆筒状似铃壳虫Tintinnopsis cylindrata Kofoid&Campbell(11.8%、4.5%)、盾纤目的银灰膜袋虫Cyclidium glaucoma Müller(3.1%、10.8%)。其他常见种类还有:前口目的趣尾毛虫Urotricha farcta Claparède&Lachmann、寡毛目的杯铃壳虫Codonella cratera Leidy、小裂隙虫R.humile Penard、奇异急游虫Strombidium mirabile Penard、小筒壳虫Tintinnidium pusillum Entz、缘毛目的水生钟虫复合种Vorticella aquadulcis complex和钟形钟虫V.campanula Ehrenberg。河口区和敞水区纤毛虫平均丰度分别为31407 cells/L(范围1 600—80 900 cells/L)和18618 cells/L(范围1225—36000 cells/L),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322.6μg/L(范围44.6—3119.7μg/L)和543.6μg/L(范围44.0—1570.4μg/L)。两个区域的优势类群相似,均以寡毛目、前口目、盾纤目和缘毛目为主。但河口区纤毛虫生物多样性(种类丰富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敞水区的(P<0.05)。统计分析发现,食藻种类与叶绿素a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而食菌种类的丰度和叶绿素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由此推测,纤毛虫群落结构的空间差异可能与水华暴发程度有较大关系。

关键词: 蓝藻水华 纤毛虫 定量蛋白银法 太湖 水平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水平对茶鲜叶中氟的调控效应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为探明茶园施肥降氟途径,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施用量下,宣城(机采茶园)、休宁(手采茶园)2地黄红壤茶园茶鲜叶中含氟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机采茶园(宣城)和手采茶园(休宁),均随施氮量增加,1芽3叶茶鲜叶中氟含量呈逐级逐年下降趋势。宣城和休宁回归方程分别为:y=2.7072x2-36.641x+305.73(R2=0.9827)和y=-0.4235x2-6.7592x+118.48(R2=0.9815);(2)1芽3叶茶鲜叶中氟含量均随采摘时间的推移而迅速增加,至8月开始下降,茶园施氮对春、夏、秋茶鲜叶都能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降氟效果为:夏茶>秋茶>春茶,与对照相比分别下降了27.75%、15.41%和12.37%;(3)每千克氮素施用效益结果表明,2地茶园均以N180降氟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每千克氮素施入量可使茶鲜叶中氟下降1.73%和0.45%。因此,茶园长期合理施用氮素,可有效降低茶鲜叶中氟含量。

关键词: 施氮水平 降氟途径 茶鲜叶 采摘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猪新品系猪中FRZB基因与生长性状相关位点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FRZB基因通过抑制Wnt信号途径调控细胞生长,可作为猪生长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本研究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淮猪新品系四世代群体FRZB基因5′-UTR中SNPs基因型分布,并分析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个SNPs位点与生长性状显著相关;其中G-430A位点AA基因型个体达30 kg和90 kg体重日龄显著高于GA和GG型(P<0.05),而GA和GG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C-416T位点CC型个体达90 kg体重日龄显著低于TT型(P<0.05),但CC、CT和TT基因型个体达30 kg体重日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FRZB基因5′-UTR中G-430A和C-416T位点对淮猪新品系的生长性能具有显著影响,2个位点有利等位基因分别是G和C,有利基因型分别是GG型和CC型。

关键词: FRZB SNP基因型 生长性状 淮猪新品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药用植物育种工作的现状与展望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4

摘要:本文从系统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染色体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五个方面综述了我国药用植物育种工作研究概况。

关键词: 药用植物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鲜食枣新品种‘皖枣3号’

园艺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枣3号’是从安徽省地方枣种质资源中选育出的早熟、丰产、优质鲜食枣新品种。果实长卵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3.48 g,最大单果质量18.6 g,可食率95.33%。果肉浅绿白色,肉质细而酥脆,果肉汁液中等,味甜略带酸。在合肥地区8月中旬进入采收期,果实发育期80 d。适应性广,可露地或设施栽培。

关键词: 早熟 鲜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SR分子指纹和商品信息构建水稻品种身份证

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方便水稻种子质量的追溯和管理,提出基于SSR分子指纹和商品信息构建水稻品种身份证的新思路。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由12个水稻SSR标记构成的核心标记组(每条染色体1个),对127份安徽省审定(或主推)水稻品种进行荧光标记分析,构建供试水稻品种分子指纹,在此基础上,再与品种基本商品信息相结合,并进行数字化编码,构建了127份水稻的品种身份证。该身份证号码组成的第1部分为商品码,代表品种的基本商品信息,包括品种类别、品种选育(或审定)的区域和时间等;第2部分为指纹码,代表水稻品种的分子指纹信息;第3部分为补充码(或特异基因识别码),代表品种的特异基因信息。还对127份水稻品种身份证进行了条码表述(一维码和二维码),以便水稻品种种子的身份标识和溯源管理。

关键词: 水稻 SSR荧光标记 毛细管电泳 商品信息 品种身份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蘘荷采后营养品质变化及耐贮性研究

保鲜与加工 2014

摘要:以蘘荷"紫霞1号"、"紫霞2号"为试材,采用定向聚丙烯(OPP)薄膜进行包装处理,研究4℃条件下贮藏20 d的不同品种蘘荷采后营养品质的变化以及两个品种之间耐贮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紫霞1号失重率的变化幅度较小,但呼吸强度不断增大,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呈波动性变化的趋势,总酚含量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紫霞2号除失重率的变化较明显外,其他指标的变化均相对平稳,其耐贮性优于紫霞1号。

关键词: 蘘荷 品种 采后 营养品质 耐贮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富硒土壤对烤烟生长及硒吸收转运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安徽池州烟区不同全硒含量土壤(0.30、0.45、1.00、1.75mg·kg-1)对烤烟生长发育以及硒吸收和转运的影响。结果显示:(1)土壤硒含量≤1.00mg·kg-1时能够促进烤烟生长,而土壤硒含量≥1.75mg·kg-1则抑制烤烟的生长。(2)土壤硒含量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烤烟根系、茎秆、叶片的硒含量,烟株各部位的硒含量呈现根系>叶片>茎秆的特点,且根系硒含量是叶片的2~3倍,叶片硒含量则是茎秆的3~4倍。(3)土壤硒含量由0.30mg·kg-1增加至1.75mg·kg-1时,烟株对硒的吸收系数由1.08显著降低至0.36,次级转运系数则由2.84显著升高至4.03,即土壤硒含量增加降低了根系吸收硒的效率,但却增加了硒在叶中的转运和相对累积量。(4)烤烟整株硒的富集量在土壤硒含量为1.00mg·kg-1时达到最大,每株达到72μg。研究表明,在安徽池州烟区的富硒土壤(0.45~1.00 mg·kg-1)上能够生产出富硒(0.15~0.23 mg·kg-1)烟叶,不需要额外添加外源硒,既可以减少生产成本,也能够避免造成水土污染。

关键词: 富硒土壤 烤烟 吸收 转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