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烟草青枯病抗性主基因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CSCD
摘要:通过了解烟草青枯病抗性的主基因遗传及效应,为制定抗性育种方案提供依据。选用青枯病抗感亲本配制组合19份F2世代材料,于2010年在烟草青枯病病圃进行抗性鉴定,利用混合遗传软件(一步法)分析其主基因的遗传。结果表明:烟草青枯病抗性遗传存在主基因,且符合2对主基因控制的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即B-1模型)或加性-显性模型(即B-2模型)。主基因遗传率在52%~97%之间。各主基因型效应值大小顺序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主基因间存在互作效应。


水稻不同Wx等位基因对籽粒直链淀粉积累特性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水稻Wx等位变异对籽粒直链淀粉积累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选用携带有5种不同Wx等位基因的水稻单片段代换系(Single-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SSL)为材料,在同一遗传背景下对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pparent amylose content,AAC)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颗粒结合性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GBSS)酶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Wx等位基因水稻材料籽粒灌浆过程中的AAC差异在灌浆早期(花后6d)已较明显,随着籽粒发育,非糯水稻花后6~11d是直链淀粉的快速增长期。籽粒灌浆过程中,不同Wx等位基因间籽粒AAC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在直链淀粉积累特性上存在明显不同。较高和高AAC品系(携Wxg2和Wxg3基因)直链淀粉积累速率快,在灌浆初期(花后11d)便达到与籽粒成熟期一致的水平,之后变化不大;低、中等AAC材料(携Wxt和Wxg1基因)直链淀粉积累速率相对中等,灌浆初期(花后11d)AAC并不高,其直链淀粉的积累是个渐近的过程,直至灌浆后期(花后26d)才达到最大含量;糯稻(携wx基因)则在整个籽粒发育过程中AAC变化不大,始终保持着极低的含量水平。在整个灌浆期间,籽粒GBSS酶活与AAC均呈正相关,其中灌浆早期(花后6d)相关度最高,随后相关度逐渐降低,但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r>0.820)。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Wx座位等位变异机制奠定基础。


柽麻品种生长发育特性比较研究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 2014
摘要:为了筛选适宜于安徽地区的优良绿肥品种,通过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对19个柽麻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柽麻是短期速生的绿肥作物,出苗2个月即可压青;各品种根瘤量为地下部总重的5.5~10.9%,江西早熟柽麻根瘤量最大,固氮能力最强;皖柽麻1号和印度柽麻产青量、干物量和种子产量较高,富集磷钾能力较强。以供试品种积累养分平均数计,翻压绿肥可使粮食作物化学氮肥减施57%。从产青量、干物量、氮磷钾富集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初步认为皖柽麻1号、印度柽麻和江西早熟柽麻3个品种适宜在安徽种植推广。


安徽省农作物施肥与化肥用量调查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 2014
摘要:2005-2012年对全省71.09万农户大田作物施肥调查和3.04万户果树、茶叶施肥调查表明,近年安徽省化肥用量逐年增大,2012年化肥年用量317.48万t,比2005年增加49.84万t。全省大田作物氮肥持续增长,2012年增至169.9万t,比2005年用量增多22.5万t;全省磷肥出现缓降的趋势,2012年磷肥总量60.05万t,仅比2005年多2.10万t;钾肥用量已超过磷肥,2012年71.37万t,比2005年用量增加17.01万t。全省多年平均氮肥、磷肥、钾肥比例为1∶0.4∶0.42,投肥比例总体合理。但小麦、玉米、蔬菜等作物的化肥施用量增长过快,基肥过量,追肥不合理等盲目施肥现象不能忽视。


氮肥基施深度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合理高效利用氮肥,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方法,研究了氮肥基施深度(4、8、12、16 cm)对油菜产量、养分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基施深度处理的油菜产量高低次序为N16>N12>N8>N4。其中处理N16产量最高,达3383 kg/hm2,与N4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氮肥深施促进了油菜植株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氮肥深施处理N16的油菜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均显著高于氮肥浅施处理N4、N8。本研究条件下,氮肥基施深度以16 cm效果最佳。


不同高产杂交水稻氮利用率差异与分析
《中国稻米 》 2014
摘要:对目前主推的高产杂交水稻氮利用率进行大田评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中低氮条件下杂交水稻协优52、Y两优2号表现出较高的产量与氮利用率;协优52、Y两优2号产量均较对照增加5%以上,氮利用率协优52增加10%以上、Y两优2号增加5%以上。高产杂交水稻产量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受氮肥影响较大。在中低氮条件下,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少、氮积累总量低而单株稻谷质量高的杂交组合具有较高的氮利用率。


安徽省小麦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小麦是安徽省主要粮食作物,其生产成本收益情况不仅决定其在全国市场上的比较优势,还直接影响从事小麦生产的农民收入状况。为了促进安徽省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该文根据2005~2011年安徽省小麦生产成本收益的统计数据,采用成本比较收益分析法对安徽省小麦生产成本与收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005~2011年,小麦生产成本从281.1元/666.7m2增加到504.7元/666.7m2,总体上呈增加趋势;除2011年外,净利润和现金收益总体呈增加趋势,但成本利润率有减少趋势。小麦生产需要的化肥费、机械作业费、种子费及农药费大幅度上涨和人工成本的迅速增加是导致安徽省小麦生产成本高、利润低的主要原因,小麦市场收购价格的上涨是小麦生产收益增加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提出了降低安徽省小麦生产成本和提高其经济效益的建议和对策,即改善投入结构,规模化种植,依靠科技,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


池塘中一龄蟹种培育三措施
《中国科技信息 》 2014
摘要:河蟹养殖如果想要获得更大的收益,就需要对蟹种进行优质的培育,其中水质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对于培养优质的蟹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优质的蟹种是成功培育的基础,如何成功的培养健壮、存活率高、品质好的蟹种是现在养蟹人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本文针对池塘中一龄蟹种的培育措施进行研究,以期为如何培育优质的蟹种起到参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