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水稻(模糊匹配)
426条记录
水稻稻曲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近年稻瘟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 水稻 稻曲病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稻117特征特性及无公害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稻117是优质、高产、高抗新品种,12项米质指标均达到部颁2级优质米标准。重点介绍了品种的特征特性以及无公害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稻 皖稻117 特征特性 无公害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脂质氧化酶同工酶种质储藏特性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摘要:水稻脂质氧化酶(LOX)同工酶缺失的单体及聚合体人工老化实验研究表明:不同LOX的缺失突变体之间,以LOX-1,LOX-2、LOX-3全缺的D1308、D1311的发芽率始终最高,老化指数最低;LOX-1缺失所造成的影响要大于LOX-2缺失和LOX-3缺失。LOX缺失的单体及聚合体具有较好的储藏特性,LOX的缺失对保持种子生活力和延缓稻谷陈化变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认为LOX-1的缺失阻断或延缓了LOX-2和LOX-3所启动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延缓了稻谷的陈化变质,减轻种子生活力的下降。LOX-1可能是控制稻谷陈化变质和种子衰老的关键基因。

关键词: 脂质氧化酶同工酶 缺失 耐储藏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磷营养胁迫下水稻苗期性状基因型差异的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2005 CSCD

摘要: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磷水平下(常磷、低磷、缺磷)水稻基因型间苗期性状差异性,结果表明:基因型间、处理间苗期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磷胁迫下的相对总根长、相对根数、相对平均根长、相对根冠比、相对叶片数达到极显著差异,相对苗高、相对地上部干物重、相对地下部干物重存在显著差异。与常磷处理相比,磷胁迫明显抑制分蘖发生,苗高、叶片数、地上部干物重和发根数下降,下降程度随磷胁迫程度增加而增加;而磷胁迫明显促进单根生长,根冠比增加,且随磷胁迫程度增加而增加;不同磷水平下苗期各性状间的相关性表现也不相同。研究表明,水稻分子育种亲本材料耐低磷胁迫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变异。

关键词: 水稻 磷水平 苗期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稻白叶枯病的低温敏核不育系3178S

分子植物育种 2005 CSCD

摘要:本研究以IRBB21为Xa21基因供体,籼型低温敏不育系399S为低温核不育系基因供体,采用杂交和回交方法,逐代用分子标记检测手段,导入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和低温敏核不育系基因,聚合双亲的有利性状,育成抗白叶枯病的籼型低温敏核不育系3178S,其抗性达到了IRBB21的抗性水平,且保持了399S稳定的育性和双亲的优良经济性状。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白叶枯病 水稻 不育起点温度 温敏核不育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水稻大面积高产原因及关键技术探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摘要:通过参与实施张洪程教授主持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单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对江苏高产水稻进行了深入全面考察,认为,江苏水稻大面积产量重复超10500kg/hm2,从技术路线、栽培理论、关键技术到品种推广的指导思想等方面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偏迟熟水稻北移,充分利用光温生态生产潜力,是大面积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前提;高产群体质量的优化调控,是高产的技术理论基础;“壮秧、扩行、减苗、调肥、控水”是其高产的关键技术。据此引发思考并对安徽及同类地区水稻生产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水稻 高产 栽培 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水平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5个施肥水平下,探讨了6个品种氮肥的农学利用率、稻谷产量以及米质的差异。研究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升高。不同施肥水平下,对氮肥的农学利用率不同,75、150kg/hm2施氮水平下较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的农学利用率下降。因此,降低施肥量可以提高氮肥的农学利用率。不同品种在不同的氮肥水平下表现也不相同:协优57在75kg/hm2施肥水平下的农学利用率最高,达14.6kg/kg;氮肥农学利用率高的品种也需在适宜的施肥水平下才能体现。试验表明:不同的产量目标下,宜选择不同的品种。而无论在何产量目标下,以选择协优9019风险最小,因为它的平均氮肥农学利用率较高。多产稻和汕优63是较耐低肥的品种。从改善米质来讲,150kg/hm2的施氮量较为有利。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氮素 农学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Ⅲ优98主要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试验、示范观察 ,基本上掌握了Ⅲ优 98的主要特征特性 ,并总结出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稻 Ⅲ优98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脂肪氧化酶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稻谷储藏期间脂质的氧化是导致稻谷陈化变质的最主要因素 ,其中脂肪氧化酶是脂质降解的关键酶。根据近几十年的国内外研究资料 ,对脂肪氧化酶的作用、检测技术和耐储藏的水稻品种选育等方面的重要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水稻 储藏 陈化变质 脂肪氧化酶 检测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早籼14、紫恢100和M3122为背景的导入系构建及其筛选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2005 CSCD

摘要:以国际合作网络征集的150余份材料,进行农艺性状观察,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性鉴定,同时还进行了耐低磷、低氮筛选,获得大量数据,筛选了一批抗白叶枯病、稻瘟病、耐低磷、耐低氮资源,为分子育种的亲本利用和后代筛选提供参考。以早籼14、紫恢100、M3122为受体,以上述的150余份材料为供体,采用大规模杂交、2 ̄3次回交、2 ̄3次自交,培育以早籼14、紫恢100、M3122为背景的近等基因导入系5700多份,并对这些导入系进行抗旱、耐低氮、耐低磷、抗寒性及直链淀粉含量等初步筛选,获得了一批有目标性状的近等基因导入系,为新基因发掘、新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的材料基础。并选育了3个有苗头的新品系进入省级预试、区试或生产试验,以进一步确定其利用价值。

关键词: 近等基因导入系 抗逆性 筛选 育种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