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水稻(模糊匹配)
426条记录
中籼2503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籼2503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和系谱选择法育成的优质中籼稻新品种,具有米质优异、产量较高、抗逆性较强、熟期适中和综合性状好的特点。米质达部颁一等食用稻品质标准;两年省区试,平均产量8 380.5 kg/hm2,较对照汕优63增产1.01%,一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418.0 kg/hm2,较对照汕优63增产8.29%;白叶枯抗性3~5级,稻瘟病抗性5~7级,抗性明显优于对照汕优63,抗倒性好。全生育期135~140 d,适宜在安徽省作一季中稻种植。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基本苗100万~120万/hm2。

关键词: 水稻 优质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运筹技术对抛秧早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作物研究 2007

摘要:在等氮量条件下,2006年在安徽省贵池市梅龙镇水稻土上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抛秧早稻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氮肥比例与抛秧早稻最高分蘖数呈显著直线正相关,但基肥施氮量大易造成水稻群体过大从而使成穗率降低。当基施氮肥比例达到70%时,抛秧早稻地上部分干物重下降。地下部分根系生长则是随基肥氮比例减少而呈增强的趋势。基肥氮比例对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影响以分蘖期最为明显。氮肥运筹直接影响抛秧早稻产量的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基肥和穗肥施用比例与产量呈显著的抛物线关系,当基肥穗肥施N比例为35.6%和32.2%,产量可达到最高。

关键词: 水稻 栽培 施肥 氮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辉隆公司水稻推荐施肥在早稻上的应用效果

现代农业科技 2006

摘要: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辉隆公司水稻推荐施肥处理比习惯施肥的早稻增产稻谷1546.5~1717.5kg/hm2,增产率为21.55%~25.51%。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合理施用氮磷钾的比例有利于促进水稻的有效分蘖和有效穗的形成,抑制水稻的无效分蘖,延长生育期,从而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辉隆公司水稻推荐施肥比习惯施肥多收1994.65~2748.59元/hm2,辉隆公司水稻推荐施肥的投入产出比达到1∶9.68~9.91。设计的两个推荐施肥方法,从示范结果看两方案都是可行的。

关键词: 水稻 推荐施肥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丘陵区水稻钾、氮吸收特性与施钾效应研究

土壤通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江淮地区水稻田间小区施钾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施钾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改善水稻生育性状,在氮磷肥充足时,钾肥的增产效果极其显著。水稻钾吸收量明显以秸秆吸钾量为主,约为籽粒吸钾量的5倍。N来自土壤的数量为120.30 kg hm-2;K2O来自土壤的数量为72.83kg hm-2。NPK全素施钾处理吸钾总量平均高出NP处理48.79%,籽粒和秸秆分别平均增加9.21%和56.8%;说明钾吸收量增加对秸秆产量贡献明显小于对籽粒产量的贡献。除最高施钾量和不施氮处理外,其余处理均出现不同程度钾素亏缺,说明在不施氮肥或氮肥不足的情况下,水稻对肥料钾的吸收量也相应减少。本试验钾肥(K2O)产投比以NPK2处理最高为2.54。综上所述,本地区同等肥力土壤,水稻钾肥推荐用量为120kg hm-2,根据土壤钾素平衡状况,水稻施钾量可适当增加。

关键词: 江淮地区 水稻 施钾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直播栽培的发展概况与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6

摘要:介绍了国外直播稻生产发展现状和中国直播稻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简述了直播稻作方式,重点阐述了直播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和中国直播稻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种植面积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显性半矮秆突变体及其衍生系的广亲和性鉴定

杂交水稻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以水稻显性半矮秆突变体Y98149及其衍生系D3、D4、D5与4个籼稻和4个粳稻品种测交进行广亲和性鉴定。结果表明,D5与标准籼稻测验种(IR36、南京11号)测交F1结实率均值为78.7%,与标准粳稻测验种(巴利拉、秋光)测交F1结实率均值为77.9%,具有较好的广亲和性;且D5与籼、粳品系测交在产量性状上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而株高较矮,具有负向超亲优势。

关键词: 水稻 显性半矮秆突变体 广亲和性 亚种间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富含铁锌水稻的筛选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筛选出富铁、富锌水稻种质2个,分别是IR41994-50-2-1-3(S1)和IR68144-213-2-2-3(S5),S1的Fe、Zn含量达到了42.86和253.29 mg/kg,S5的Fe、Zn含量达到了36.28和352.61 mg/kg,为富铁、富锌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了资源保障。

关键词: 水稻 精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水层节水灌溉丰产沟秸秆还田对水稻及后茬油菜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第1年丰产沟内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明显。后茬油菜,秸秆还田产量提高3.0%~4.0%,而且与少了2条丰产沟的处理相比略有增加。以单位面积计算产量,施用小麦、油菜秸秆处理的水稻产量增加11.7%~15.3%,油菜产量增加16.6%~17.7%。

关键词: 无水层灌溉栽培 秸秆还田方式 水稻 油菜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耐寒性品种的苗期耐寒性鉴定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以竹青等耐寒性品种作对照,对耐寒品种云恢72及其杂交后代的耐寒性进行鉴定;并通过对2003年试验材料的干、冻前、冻后的电导率测定和冻害对茎、根重影响的调查,筛选出耐寒性极好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新品种直254和1401。

关键词: 水稻 耐寒性品种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9019的生理特性及其农艺措施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协优9019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氮素利用率高等特性。安徽省2年中籼区试,平均产量9022.5kg/hm2;2002年安徽省中籼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064.5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8%。2003~2004年参加长江中下游迟熟高产组区试,平均产量8346.75kg/hm2。2005年肥东县133hm2以上的大面积示范,理论产量达12171kg/hm2。2003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2005年通过国审。

关键词: 水稻 杂交中籼稻 协优9019 高产 优质 抗逆 生理特性 农艺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