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棉花产业链对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影响分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摘要:在阐述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内容并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产业链视角分析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棉花加工企业和棉纺企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实施促进棉花加工和棉纺企业的转型升级,加速棉花产业链整合,并且降低了企业的原料成本,消除了棉花市场的扭曲,但同时也增加了棉花企业的市场风险。建议继续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增加"绿箱"和"蓝箱"政策的支持和使用力度;推进棉花产业链的纵向整合;通过将优良棉花品种纳入补贴政策,引导棉花品种改良;将内地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向优势棉花集中区和高产区倾斜。本研究对于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总结和优化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对中国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的探索和建立具备一定参考价值。


基于6000kg·hm-2以上籽棉产量水平的高产高效理论
《中国棉花 》 2018
摘要:提高棉花产量是棉农增收的根本途径,实现6 000 kg·hm-2以上籽棉高产水平应满足如下群体质量特征要求:品种为环境适应性强、高光效且化调敏感的抗虫杂交种;密度在2.40万3.00万株·hm-2范围,棉花总铃数120万135万;成铃时空均衡分布,伏前桃、伏桃、秋桃分别占5%、45%、50%,上、中、下部成铃各占35%、35%、30%,内、外围铃各占52%、48%.在6 000 kg·hm-2以上籽棉产量目标下,棉花个体要达到"120壮株型、555超大铃"标准,即株高120 cm以上,高质量成铃时间达到70 d,单株果节120个以上,单株50铃以上,内围成铃占52%、外围成铃占48%,秋桃占50%左右、铃重6 g以上.


有机硅助剂与除草剂混配对防除棉田杂草的增效作用
《中国棉花 》 2018 CSTPCD
摘要:为了提高草甘膦和乙草胺的药效,研究了有机硅助剂杰效利与草甘膦和乙草胺混配对棉田杂草的防效。结果表明,添加杰效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在减少用药量的同时,可以显著提高草甘膦、乙草胺对棉田杂草的防效,并延长持效期。其中,杰效利按照2 000~6 000倍液与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1 230 g·hm~(-2)+乙草胺乳油1 500 g·hm~(-2)混配,能在消灭杂草的同时有效抑制杂草种子的萌发,且速效性和持效期均较好,尤其是杰效利按照2 000倍、4 000倍液与草甘膦+乙草胺混配对棉田杂草的防效佳。
陆地棉ADH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陆地棉ADH家族基因进行全基因组挖掘和分析,系统地解析Gh ADHs的序列特征、基因结构、染色体分布、非生物胁迫下基因表达模式以及蛋白进化关系、结构域特征与亚细胞定位等。结果表明:陆地棉基因组中共鉴定得到28个ADH,分布在16条染色体上;对应氨基酸可分为ADH1、FDH1、ADH0和BAD1等4个亚家族,长度从292~440个不等。均含有两个主要的结构域:催化结构域及辅酶结合结构域,且具有相同的亚细胞定位;表达分析显示大部分Gh ADHs对ABA、干旱、盐、碱、淹水、低温和高温等1种或多种胁迫表现出显著应答,暗示Gh ADHs在抵抗非生物胁迫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陆地棉ADH家族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为深入解析ADH响应棉花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进一步为棉花抗逆育种提供更多基因资源。


基于6000kg·hm~(-2)以上籽棉产量水平的高产高效理论
《中国棉花 》 2018
摘要:提高棉花产量是棉农增收的根本途径,实现6 000 kg·hm~(-2)以上籽棉高产水平应满足如下群体质量特征要求:品种为环境适应性强、高光效且化调敏感的抗虫杂交种;密度在2.40万~3.00万株·hm-2范围,棉花总铃数120万~135万;成铃时空均衡分布,伏前桃、伏桃、秋桃分别占5%、45%、50%,上、中、下部成铃各占35%、35%、30%,内、外围铃各占52%、48%。在6 000 kg·hm-2以上籽棉产量目标下,棉花个体要达到"120壮株型、555超大铃"标准,即株高120 cm以上,高质量成铃时间达到70 d,单株果节120个以上,单株50铃以上,内围成铃占52%、外围成铃占48%,秋桃占50%左右、铃重6 g以上。


棉花涝渍胁迫的耐受及应答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17
摘要:涝渍是中国长江、黄河流域棉区棉花产量、品质提高的重要限制因子。棉花常具有复杂的耐涝机制,其中,转录因子在其响应涝渍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基因表达等方面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棉花涝渍胁迫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胁迫条件下棉花的形态及生理适应性,信号转导过程,重点分析了b ZIP、AP2/EREBP,NAC、WRKY、MYB、b HLH等几大家族转录因子的结构、分类及生物学功能,并对其响应非生物胁迫的复杂调控机制进行了论述,以期为发掘棉花耐涝基因,利用分子手段培育棉花耐涝新品种提供思路。


内地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与棉农生产决策行为——基于安徽省微观数据的经验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摘要:聚焦内地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棉农生产决策行为的影响,基于安徽省棉农问卷调查所得微观数据对该问题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内地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棉农生产决策行为具有正向的影响,有助于棉农分配更多的土地用于棉花的种植,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在激励棉农种植方面的政策效应较为显著。


长江流域棉区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中国棉花 》 2017
摘要:基于长江流域棉区现行两熟或多熟种植制度以及机械化程度低的现实,在保持现有棉田两(多)熟制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改革简化种植管理方式和方法,建立以轻简育苗和简化施肥为核心的套种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实现了套种棉花种植管理的轻便简捷;另一方面改套种或移栽为直播,建立油(蒜、麦)后早熟棉机械直播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机械化程度,减少了用工。两套栽培技术构成长江流域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为该区棉花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