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阮新民(精确检索)
作者:施伏芝(精确检索)
作者:罗志祥(精确检索)
51条记录
氮高效利用水稻碳氮代谢物含量的变化特征

作物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土培盆栽试验,研究氮高效利用水稻在不同供氮水平下碳氮代谢物含量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与氮素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氮高效利用水稻碳氮代谢物谷氨酸(Glu)、谷氨酰胺(Gln)、α-酮戊二酸(2-OG)和蔗糖的含量随生育进程的变化态势与氮低效利用水稻大致相同,但其含量的高低因品种、施氮量不同而异。Glu对氮的响应基本为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Gln在抽穗期、开花期和2-OG在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对氮响应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S"型曲线变化规律;蔗糖在抽穗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而在成熟期表现为增加。抽穗期Gln与Glu呈极显著正相关;氮利用效率(NUE)与开花期的Gln呈显著负相关,与Glu呈显著正相关,与成熟期2-OG呈极显著负相关。施氮量和不同氮利用效率水稻对碳氮代谢物含量有影响,氮高效利用水稻在低氮条件下具有较高的Glu、2-OG和蔗糖含量;抽穗期不同供氮处理Gln含量均明显较高。

关键词: 施氮水平 水稻 氮利用效率 碳氮代谢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抽穗期高温与干旱对不同籼型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抽穗期高温和干旱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籼型恢复系蜀恢527、扬稻6号和OM 052以及杂交品种Ⅱ优838和丰两优4号为试验材料并种植于塑料桶内,在抽穗期进行高温(日最高温度为37℃)和干旱(桶中土壤水势控制在-70 k Pa)2个处理,以自然环境条件下塑料桶内水稻为对照.2种处理条件下,水稻的产量、外观品质、长宽比、垩白率和垩白度以及蒸煮食味胶稠度、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下降趋势一致.与对照比较,5个品种在2种处理条件下结实率和胶稠度均下降,达到显著差异,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也明显降低.胶稠度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相关,结实率和每穗实粒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品种间对温度和水分敏感程度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别,OM 052无论在高温与干旱条件下均表现了较高的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表明品种OM 052很可能具有耐热和抗旱的特性.

关键词: 水稻 高温胁迫 干旱胁迫 产量 稻米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高产杂交水稻氮利用率差异与分析

中国稻米 2014

摘要:对目前主推的高产杂交水稻氮利用率进行大田评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中低氮条件下杂交水稻协优52、Y两优2号表现出较高的产量与氮利用率;协优52、Y两优2号产量均较对照增加5%以上,氮利用率协优52增加10%以上、Y两优2号增加5%以上。高产杂交水稻产量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受氮肥影响较大。在中低氮条件下,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少、氮积累总量低而单株稻谷质量高的杂交组合具有较高的氮利用率。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氮利用率 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两优669的选育及应用

中国稻米 2013

摘要:两优669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自育恢复系R669与自育两系不育系5306S组配的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具有稻米品质优、产量较高、生育期适宜等特点,201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两系杂交中稻 两优669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旱转录因子CBF3水稻育种应用研究初报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转基因结果表明,DREB/CBF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抗逆品种改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利用常规杂交育种技术将CBF3基因转入籼稻强优势恢复系,并对其转入后在干旱条件下对水稻亲本恢复系农艺性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3(含CBF3基因)和其对照转基因5(不含CBF3基因)亲本间干旱条件下农艺性状差异不大。而转基因3、对照转基因5与恢复系杂交F2干旱条件下农艺性状变化则差异较大,其中,在9311等部分材料上表现为株高明显增加,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单株谷重等明显降低,不适合配组,而另一部分材料如OP193等在有效穗、千粒重、单株谷重等方面则表现有较好的配合力。该项研究为进一步进行含该基因的具有显著耐旱性能的籼稻杂交稻新品种育种奠定材料、方法基础。

关键词: 转录因子 CBF3 农艺性状 籼稻恢复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高效水稻品种开花期一些生理生化特性与氮肥利用率的关系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氮高效水稻Dasanbyeo与氮低效水稻Lemont,采用土培方法,在4个施氮量(0、1.04、1.55、2.07g盆-1)处理下,主要研究了开花期不同氮素利用率水稻品种的碳氮代谢生化特性及与氮肥利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开花期的氮高效品种Dasanbyeo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PCase)、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硝酸还原酶(NR)及蛋白质(Pro)含量均明显高于氮低效品种Lemont;且在中、低氮(1.03~2.07 g盆-1)水平时品种间差异显著。2种不同氮效率水稻碳氮代谢调节酶RuBPCase、SPS、NR活性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呈抛物线增加。氮高效品种PEPCase酶活性与Pro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品种间净光合速率(Pn)在不同氮素水平差异不显著。回归分析表明,NR、PEPCase活性与Pro含量是导致氮肥利用率(NUE)品种间差异的主要生理表现。

关键词: 水稻 开花期 生理生化性状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稳产杂交中籼新组合Ⅱ优009

杂交水稻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Ⅱ优009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Ⅱ-32A与强优恢复系2M009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抗倒性好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中稻栽培,201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皖稻2010021)。总结了该组合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中籼稻 Ⅱ优009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对高产杂交水稻生育后期叶碳氮比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施肥对水稻生育后期高产杂交水稻吸氮特性、叶碳氮比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氮量主要集中在生育前期,抽穗期前吸氮量占成熟期的70%以上。皖稻125在适量施氮及氮胁迫条件下氮素积累能力均较强,促进了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叶碳含量基因型变异较小,且在生育后期总体呈下降趋势。叶碳氮比变异较大,抽穗期、灌浆期及成熟期在无氮区分别较施氮区高28.6%、18.3%、36.4%。适宜的叶碳氮比有利于氮素运转和产量的形成,在适量施氮下,皖稻125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和生理利用效率均最高,分别为13.97和56.5 kg/kg,较汕优63高10.2%和24.4%。

关键词: 水稻 碳氮比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素高效利用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1

摘要:概述了氮素高效利用水稻选育工作研究进展,阐述了水稻根系活力与根系吸氮速率关系,水稻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氮素吸收量的差异以及不同施氮水平在各生育时期和不同生育时期硝酸还原酶活性等有关应用基础研究,提出了在氮素高效利用水稻新品种育种中可以把较高的稻谷产量、多穗、高结实率和高收获指数作为其选育的主要参考指标。

关键词: 水稻 氮素高效利用 应用基础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肥料配施对杂交中稻氮素积累与分配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大田试验,评价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我国南方杂交中稻氮素积累与转移特性及氮肥利用效率影响。结果表明,叶氮积累量、茎鞘氮积累量及植株氮素积累总量在配施有机肥处理与不配施之间在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均存在显著差异;有机肥的配施有利于植株各器官氮素的积累。配施有机肥对叶及茎鞘氮的表观转运率影响差异不显著。配施有机肥的氮收获指数在成熟期以尿素配施饼肥最高,比尿素+控失剂并配施有机肥高15.2%。配施有机肥与相对应不施有机肥的氮肥利用率能提高10%左右。尿素+控失剂处理的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均较高,分别比不施肥处理高50.6%,16.4%。品种间差异主要表现为叶氮积累量及氮素积累总量且在生育后期差异显著。因此,配施有机肥作基肥有利于叶氮、茎鞘氮及氮素积累总量的积累。氮素的表观运转率在不同的肥料处理及高产杂交水稻品种间均无显著差异。配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及氮收获指数。

关键词: 水稻 肥料结构 氮积累与氮分配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