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吴家道(精确检索)
43条记录
利用RAPD技术检测杂交稻种子纯度(Ⅱ)——协优63与其三系DNA扩增产物的区别

安徽农业科学 1996

摘要:应用20个随机引物对我省水稻主栽杂交组合协优63及其相应的三系基因组进行RAPD分析,选出5个引物能够在杂种和其双亲之一中形成多态性差异

关键词: 水稻;杂交种;RAPD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RAPD技术检测杂交稻种子纯度(Ⅰ)──汕优63与其三系DNA扩增产物的区别

安徽农业科学 1996

摘要:本文应用30个引物对我省主栽水稻组合汕优63其及相应的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的基因组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从中筛选出6个引物能够在杂种和双亲之一中形成明显的多态性差异。

关键词: 水稻 杂交种 RAPD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离子束辐照M13mp18 DNA(RF1)诱导lacZ突变的序列分析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离子束辐照的M13mp18 DNA(RF1)转染宿主菌E.coli JM103发现:被处理的DNA除了一部分可以失去转染活性外,还能使其上的lacZ基因发生较高频率的突变,在存活率为20%左右时,lacZ的突变频率可达(3.6~16.8)×10~(-4),为自发突变的2.3~10倍。通过对其中的10个突变体进行DNA测序,发现一些突变体在被测序的250bp范围内,可发生多达5~6个位点的碱基变异,这是在其它DNA直接辐照诱变的实验中(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等)所很少见到的。碱基变异的类型则主要有转换(50%)、颠换(45%)和缺失(5%),转换主要以C→T和A→G为主,颠换则主要以C→A和C→G为主。在组成DNA的4个碱基中,尤以胞嘧啶最易发生变异(占整个突变碱基的60%)。通过对突变碱基周边序列进行比较发现,左右边界分别为TG和CT的碱基位点似乎比较容易发生碱基的变异。

关键词: 离子束 辐照 M13DNA lacZ突变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中的粘连现象与其质膜电性

安徽农业科学 1995

摘要:植物原生质体在培养中的粘连程度与其质膜所带负电荷的多寡密切关联,较易发生原生质体粘连的作物如胡萝卜、谷子,其原生质体表面负电性一般较弱;相反,不易发生原生质粘连的作物如烟草等,其原生质体表面负电性一般较强。在培养基中外源添加一些可以增强或削弱植物原生质体负电性的物质,能够对原生质体的粘连情况产生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植物原生质体;粘连现象;质膜电性;电泳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离子束辐照对鼠伤寒沙门氏菌(LT_2)生物存活和营养缺陷突变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1995

摘要:本文研究了离子束辐照对鼠伤寒沙门氏菌(LT2)生物存活和营养缺陷突变的影响,并和60Co─r射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平均致死率相近的情况下,离子束辐照相对于60Co—r射线具有损伤轻、诱变效率高的特点。

关键词: 离子束;辐照;诱变;鼠伤寒沙门氏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萝卜人工种子制作

安徽农业科学 1995

摘要:通过胡萝卜胚状体离频发生,人工种子在无菌条件下发芽率达98%,温室移栽后成活率为85%。

关键词: 胡萝卜,人工种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离子束辐射对水稻种子电导度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1995

摘要:离子束辐射对水稻种子电导度影响吴跃进,吴敬德,吴家道(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合肥230031)Effectofionimplantationonelectricconductivityorriceseeds¥WuYueJinetal(Ricein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农作物生物技术育种研究现状和展望

安徽农业科学 1994

摘要:本文阐述了农作物生物技术育种的优越性,综述了生物技术在育种研究上的进展,指出了存在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农作物;生物技术;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不定芽诱导及人工种子研制

安徽农业科学 1994

摘要:在含有2,4—D2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水稻成熟胚,产生愈伤组织。继而,在BA2mg/LMS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以不定芽为包理物,制备人工种子、在1/2MSO培养基上发芽,转株率为89.1%,萌发幼苗生长正常。

关键词: 水稻;人工种子;不定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能离子束介导外源基因进入水稻细胞的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4

摘要:用离子束介导法将编码β-葡萄糖苷酸酶的gue基因引入受体植物细胞,并实现瞬间表达。水稻悬浮细胞经离子束辐照后,电镜下能观察到细胞表面留下的溅射和刻蚀痕迹,细胞存活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将离子束(30keV,2×l015N+/cm2)处理后的水稻悬浮细胞,浸入含有gus基因外源DNA的SSC温育介质,两天后,观察到受离子束直接作用的细胞团的一面有外源gus基因的导入和表达。gus基因瞬间表达的最佳处理剂量悬浮细胞为2×l015N+/cm2,成熟胚为20×l015N+/cm2,而且30keV能量的离子束处理明显较20keV优越。SSC缓冲导入介质最为理想,而添加DMSO(一种细胞促渗透剂)的SSC和富含ca2+的kren’sF溶液(ca2+对促进质膜稳定性有好处)对离子束介导外源基因进入水稻细胞均不理想。

关键词: 离子束,转化,外源基因,水稻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