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镧对小麦矿质元素N吸收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小麦幼苗为对象,研究稀土元素镧(La)对矿质元素N及与N代谢相关的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镧均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小麦幼苗体内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增强;高浓度时总是表现出抑制酶活性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丘陵区水稻钾、氮吸收特性与施钾效应研究
《土壤通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江淮地区水稻田间小区施钾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施钾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改善水稻生育性状,在氮磷肥充足时,钾肥的增产效果极其显著。水稻钾吸收量明显以秸秆吸钾量为主,约为籽粒吸钾量的5倍。N来自土壤的数量为120.30 kg hm-2;K2O来自土壤的数量为72.83kg hm-2。NPK全素施钾处理吸钾总量平均高出NP处理48.79%,籽粒和秸秆分别平均增加9.21%和56.8%;说明钾吸收量增加对秸秆产量贡献明显小于对籽粒产量的贡献。除最高施钾量和不施氮处理外,其余处理均出现不同程度钾素亏缺,说明在不施氮肥或氮肥不足的情况下,水稻对肥料钾的吸收量也相应减少。本试验钾肥(K2O)产投比以NPK2处理最高为2.54。综上所述,本地区同等肥力土壤,水稻钾肥推荐用量为120kg hm-2,根据土壤钾素平衡状况,水稻施钾量可适当增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农业科研单位成果转化工作中存在问题的阐述和分析,结合科研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意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论农业科研单位种子企业的创新之路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体制、人才、品种和品牌4个方面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种子企业面临的问题,并探讨了改进的办法与创新的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稻17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稻179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采用系谱法选育成的耐寒早籼新品种。2年安徽省区试平均产量6 562.5 kg/hm2,比对照竹青增产0.45%;苗期耐寒性强,全生育期107 d;适宜播种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养分状况及其空间变异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经典统计学方法研究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养分状况及其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土壤活性酸、有效P和有效B、Mn、Fe等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性较大,pH值及有效Ca、Mg、Zn含量的空间变异性很小,有机质及有效N、K、S、Cu等营养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性介于两者之间。土壤有效N、K、P、Zn、Mn较为缺乏,Ca、Mg、Cu和B等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养分缺乏程度为N>Zn>K>P>Mn,缺Fe、缺S土壤较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