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48条记录
认真贯彻《基金条例》,不断推进基金项目全程规范化管理

中国科学基金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国务院颁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决定2007年4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十一五"科技发展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一大重要举措,是加强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繁荣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一项长期而稳定的法律保证。制定《条例》是我国自然科学基金从科学管理、民主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境因子对野生薇菜生长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开展皖西山区野生薇菜分布和生长调研,结果表明,薇菜主要分布在坡度16~45°,其适宜生长环境因子是郁闭度0.3~0.6,海拔高度700~1 500 m,土壤pH值5.7~6.3等。

关键词: 薇菜 环境因子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水稻生产中施肥效应试验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网室内用盆栽试验多因素随机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有机水稻生产中不同施肥品种及施肥水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饼肥、堆肥和生物肥处理的植株与常规化肥相比,平均有效穗数低3.63%,每穗实粒数多11.01%;千粒重高1.84%,单株理论产量高9.44%。理论产量不存在显著差异。得出结论,按有机方式种植施用饼肥、堆肥和生物肥料的水稻与常规水稻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有机水稻 生产技术 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中粳金奉19高产高纯度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杂交中粳新组合金奉19(80-4A/MR19)父母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优选制种基地,严格隔离,严格亲本提纯;合理安排播期和播差期;合理密植,建立适宜的父母本群体起点;稳母攻父,科学肥水运筹,建立高产群体结构;有效调整花期,适时适量使用“九二○”,并抓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异交结实率;防病去杂等高产高纯度制种的关键技术和经验。

关键词: 杂交中粳 金奉19 高产 高纯度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丙环唑微胶囊剂对苹果采后炭疽病的控制效果

农药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在25℃和10℃贮藏条件下释放速度分别为快、中、慢的丙环唑微胶囊剂对苹果采后炭疽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浸泡处理比喷雾处理的效果要好,释放速度快的比释放速度慢的控制效果要高,在25℃贮藏条件下15d的控制效果为100%,在10℃贮藏条件下控制效果为86.8%。

关键词: 苹果炭疽病 丙环唑 微胶囊剂 控制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三系不育系M98A的特征特性及繁殖技术

杂交水稻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三系不育系M98A属感温早熟中籼类型,株型紧凑,育性稳定,柱头外露率80%,异交结实率可达60%以上。通过选择最佳扬花期、构建高产群体、巧用“九二○”等综合技术,可实现M98A高产高纯度繁殖。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籼型不育系 M98A 特征特性 繁殖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动汽车的建模与仿真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电动汽车的一次充电续驶里程是电动汽车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为研究电动汽车的一次充电续驶里程,在研究与掌握ADVISOR车辆仿真系统结构组成的基础上,建立了某纯电动汽车系统仿真模型,并用该模型进行一次充电续驶里程的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与实车试验数据相一致,表明所建仿真模型具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建模 仿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灰黑蛾夏秋用品种517×518的育成

蚕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家蚕暗化型灰黑蛾基因(m ln)导入实用品种,育成强健型灰黑蛾中系品种517,与常规日系强健型白蛾品种518组配成夏秋用品种517×518,利用蛾色差异,可使杂交率提高到99%以上。该品种强健好养,眠起齐,耐粗食,茧丝长1 096 m,解舒率71.84%,茧丝纤度2.874 dtex,洁净95.89分,已通过安徽省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家蚕 夏秋品种 517×518 灰黑蛾 杂交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的育性和可恢复性研究

杂交水稻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连续3 a的分期播种试验表明,聚合光(温)敏核不育系S和核质互作不育系A的不育基因转育而成的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的育性对光温反应迟钝,在长日高温、适温、低温和短日适温、低温下其育性都稳定不育;SA花粉败育类型表现为长日下以典败为主,短日下典染共存,且随着日长的变短和温度的降低,染败花粉有增加的趋势。可恢复性试验表明,不同的恢复系对SA的恢复能力强弱不同,SA的可恢复性一般介于亲本S和A的可恢复性之间。

关键词: 粳稻 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 育性 可恢复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浓核病毒BmDNV-3(中国株)VD_1基因组结构与转录分析

生物工程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认识家蚕浓核病毒BmDNV-3(中国株)VD1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VD1被分离、纯化、克隆到pUC119载体上,完成了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序列分析显示VD1基因组全长为6543个核苷酸,末端拥有224个核苷酸反向重复序列(ITRs)。VD1基因组正链含有3个大的开放阅读框(ORF1-3),负链含有1个大的开放阅读框(ORF4)。比较BmDNV-3的VD1和BmDNV-2(Yamanashiisolate)的VD1基因组全序列,两者同源性为98.4%,并且有107个碱基的替代和1个碱基插入,氨基酸突变集中在VD1ORF3和VD1ORF4。Northern杂交结果显示VD1的左边正链上有1.1kb和1.5kb两个转录本,右边的负链上有一个3.3kb转录本。3′和5′-RACE结果显示1.1kb转录本开始于nt290,结束于nt1437;1.5kb转录本开始于nt1423,结束于nt2931;3.3kb转录本开始于nt6287,结束于nt2922。正链上1.5kb转录本和负链上3.3kb转录本拥有10个核苷酸的3′端的共同序列。研究结果显示该病毒基因转录与已报道的其它浓核病毒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关键词: 家蚕浓核病毒 序列分析 转录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