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48条记录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手机视频节目库的研制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以沼气为纽带和生态家园建设手机节目库的概况、技术特征,以及手机节目库的传播方式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沼气 生态家园 手机节目库 研制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萧县葡萄生产现状及产业化发展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萧县葡萄现有产业化经营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推进萧县葡萄产业化经营的几点建议:根据地理优势,调整品种结构;整合现有资源,壮大生产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发挥名牌效应,拓宽销售渠道;抓住当前机遇,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关键词: 萧县葡萄 生产现状 产业化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望江县油菜田土壤有效硫状况及硫肥效应

土壤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望江县研究安徽省土壤有效S状况和油菜施用S肥的效应。结果表明,望江县土壤有效S平均含量15.31mg/kg,缺S状况较为严重,缺S土壤所占比例高达61.29%,潜在性缺S土壤所占比例为35.48%。主要土壤类型中灰潮土缺S状况最为严重,有效S不足的土壤所占比例高达80%。在有效S极为缺乏的灰潮土上,油菜施用S肥具有极为显著的增产效果,与施尿素的对照相比,盆钵栽培增产10.89%~26.21%,田间试验产量提高9.42%~16.43%,平均增产15.80%和13.29%。

关键词: 土壤有效硫含量 油菜 硫肥 望江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鹅副黏病毒病发病情况调查及其诊断

中国家禽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鹅副黏病毒病是由禽Ⅰ型副黏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根据B.Lomniczi等建立的基因分型方法,鹅源副黏病毒在基因分型上归属于鸡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高油酸材料的正反交遗传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4个高油酸品系和4个常规(低含量型)油酸品系为亲本材料,通过正反交试验,用FOSS近红外分析仪测定油酸含量,初步分析了甘蓝型油菜中突变产生的高油酸特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常规亲本与高油酸亲本油酸含量稳定;高油酸含量在正交组合F1代种子中表现,且其高油酸含量介于常规亲本油酸含量与高油酸亲本油酸含量均值之间;甘蓝型油菜的高油酸特性由显性多基因控制,并具有累加作用,不受母性遗传的影响。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高油酸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叶石楠穴盘自动弥雾快速育苗技术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红叶石楠快繁效率和种苗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对红叶石楠穴盘嫩枝扦插自动弥雾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扦插基质珍珠岩与蛭石的比例为3∶1时,扦插苗根系最发达;400~600倍K 2205生根粉浸泡处理插穗时,生根率最高;6月份,扦插生根率最高,可达96.5%,生根时间最短,只有37.3 d;采用珍珠岩与蛭石(比例为3∶1)作扦插基质,每日弥雾10次,繁苗效果最好。

关键词: 红叶石楠 穴盘育苗 基质 自动弥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多抗黄瓤小西瓜“丽兰”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丽兰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2006年育成的优质多抗黄瓤小西瓜新组合。其熟性极早,全生育期81~83 d,果实发育期27~28 d。单瓜重2.5 kg左右,爬地栽培产量约52 500 kg/hm2,春大棚长季节栽培可达67 500~75 000 kg/hm2。植株生长势强,抗枯萎病、疫病、炭疽病。早春保护地栽培极易坐果,果实高圆形,花皮,黄瓤,瓤质细嫩多汁酥脆,中心含糖量12.5%~13%,中边糖梯度小,品质及口感极好。

关键词: 西瓜 丽兰 黄瓤 优质 多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药剂防治烟草赤星病的药效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有效的防治烟草赤星病的途径。[方法]设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清水对照3个处理,分别于烟草赤星病发病初期喷施药液,调查病叶率及病情指数,计算各药剂防治效果,同时调查各药剂的药害情况,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结果表明: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及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烟草赤星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达到83.66%和81.61%,与对照差异极显著。[结论]两种药剂是防治烟草赤星病效果较理想的药剂,可在安徽烟区示范推广应用。

关键词: 烟草赤星病 防治 菌核净 宝丽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具恢复基因的品种地理分布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295个国内外不同生态类型的大豆品种,通过与M型雄性不育系W931A进行测交,筛选含恢复基因的品种,并研究其地理分布特点。结果表明:M型雄性不育系W931A的恢复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分布率明显不均;具强恢复基因的品种主要来源于我国南方大豆生态区域,而东北大豆生态区域以具保持基因的品种为主;日本、韩国及美国北部品种也多具保持基因型。

关键词: 大豆 雄性不育系 恢复基因 保持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时期喷施苯达松对混制1号制种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时期喷施苯达松对混制1号制种产量的影响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混播制种苯达松用药时期越早,恢复系杀死的越彻底,生产的杂交种产量越高,种子纯度越好;又因见穗期喷药对父本的花粉育性没有太大影响,所以混播制种喷施苯达松的最佳时期是见穗期。

关键词: 混制1号 苯达松 喷药时期 花粉育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