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呋虫胺在水稻中的残留消解及膳食风险评估

农药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呋虫胺在水稻中的残留消解行为和产生的膳食摄入风险,分别于2012和2013年在安徽、重庆和广西进行了规范残留试验,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检测呋虫胺在水稻糙米、稻壳和植株中残留的分析方法,并对我国不同人群的膳食暴露风险进行了评估。样品经乙腈提取、Florisil柱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呋虫胺在糙米、稻壳和植株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5 mg/kg。在0.05~2 mg/kg添加水平下,呋虫胺的平均回收率在70%~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5%~6.5%之间。呋虫胺在水稻植株中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2.3~4.8 d,距末次施药后7 d糙米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53 mg/kg,低于日本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2和8 mg/kg。膳食摄入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各类人群的呋虫胺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NEDI)为0.438~1.087μg/(kg bw·d),风险商值(RQ)为0.002~0.005,表明呋虫胺在糙米中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较低。

关键词: 呋虫胺 水稻 高效液相色谱 残留 消解 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上4种常用杀虫剂的施药因子与其残留水平的关系分析

农药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杀虫剂在水稻上的使用剂量、时期和次数与糙米、稻壳和稻秆中农药残留水平的关系。[方法]供试农药为阿维菌素、虫螨腈、吡蚜酮和茚虫威,田间小区设置施药剂量为推荐剂量及其1.5倍,施药次数为2、3次,采收间隔期为14、21 d,调查糙米、稻壳和稻秆中4种农药的残留水平。[结果]糙米中4种农药的残留水平为<0.001~0.04 mg/kg,稻壳中0.002~0.32 mg/kg,稻秆中0.001~0.12 mg/kg。[结论]施药剂量越大、次数越多、采收间隔期越短,农药的残留水平越高;农药的应用时期会影响其残留水平;稻壳和稻秆中承载了大部分的农药残留,稻壳中4种农药的残留水平均高于稻秆。

关键词: 水稻 杀虫剂 施药因子 残留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呋虫胺及其代谢物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规律

农药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价呋虫胺在水稻田中的安全性,对呋虫胺及其代谢物在水稻植株、土壤、田水中的消解动态和糙米、稻壳、植株、土壤中最终残留水平进行研究。[方法]样品用甲醇和乙腈混合溶液提取,提取液经SPE小柱净化,UPLC-MS/MS检测。[结果]呋虫胺及其代谢物DN、UF在糙米、稻壳、水稻植株、稻田土壤、稻田水中的平均回收率在75.7%~99.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18%~7.11%之间;呋虫胺最小检出量为1×10~(-13) g,呋虫胺代谢物DN、UF最小检出量为5×10~(-13) g,在糙米、稻壳、水稻植株、稻田土壤、稻田水中的最低检测质量分数分别为0.05、0.05、0.05、0.05、0.005 mg/kg,实现了对呋虫胺及其代谢物DN、UF同时测定。呋虫胺在植株和田水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4.3、2.4 d,在糙米中的残留量均低于CAC、欧盟和日本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中国尚未规定呋虫胺在糙米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可用于糙米、稻壳、水稻植株、稻田土壤、田水中呋虫胺及其代谢物的残留检测。

关键词: 呋虫胺 代谢物 水稻 残留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克氏原螯虾养殖效益调查及经济潜力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摘要:2015年对安徽省克氏原螯虾养殖产业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经济效益为30 000元/hm2、混养经济效益为19 500元/hm2。制约该产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包括商品虾规格、上市时间、销售模式和虾苗繁育技术。通过推广秋繁新技术和分类销售,稻田克氏原螯虾养殖经济效益提高了20.16%。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养殖效益 经济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富硒农产品生产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摘要:针对公众在寻求安全补硒方法和富硒食品方面的误区,以安徽省为例,例举富硒农产品生产中不符合科学生产方法的生产手段和现象,提出了加强硒的二重性宣传教育、制定农产品富硒含量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对富硒产品进行认证和风险评估的监管对策及宣传导向,以期有效促进硒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 富硒农产品 安全 二重性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中籼品种新两优998选育报告

种子世界 2016

摘要: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作开展优质高产多抗两系杂交中籼新品种选育工作。目前进展迅速,已获得了一批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的材料和品种,其中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温敏核不育系新二S,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常规中籼新品种h0998杂交组配的新两优998品种,经多年试验,表现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1选育经过1.1母本新二S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新安S//新安S/2301S选育而成,2004年春季在海南配组,当年秋季用新安S回交,冬季种植BCF1群体22株,2005年种植BCF2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IGF-1基因多态性与猪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6

摘要:目的:研究淮猪新品系与杜洛克猪杂交的生产性能,并分析IGF-1基因对猪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方法:通过ACEMA-64自动饲喂系统测定杜洛克猪、淮猪新品系、杜洛克猪×淮猪新品系的生长性状。另外,用PCR-RFLP方法对测定猪的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杜洛克猪、淮猪新品系×杜洛克猪的平均日增重和达100kg校正日龄都显著优于淮猪新品系(P<0.05);淮猪新品系×杜洛克猪的饲料转化率显著低于淮猪新品系(P<0.05),但也显著高于杜洛克猪(P<0.05)。IGF-1基因PCR产物经Hha I酶切,杜洛克猪仅检测到BB型;淮猪新品系检测到AB和BB型;杜洛克猪×淮猪新品系检测到AA、AB和BB型。关联分析表明,三种基因型个体的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达100kg校正日龄存在差别,但是差异都不显著(P>0.05)。其中,淮猪新品系BB型个体的生长性状有优于AB型的趋势,杜洛克猪×淮猪新品系BB型个体有优于AB和AA型的趋势。结论:淮猪新品系与杜洛克猪杂交效果较好,但IGF基因作为改善猪生长性状的分子标记仍需进一步的验证。

关键词: IGF-1 基因多态性 生长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杀虫剂对中稻田白背飞虱及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影响

植物保护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毒力测定、田间试验和系统调查方法研究了3种杀虫剂对中稻田白背飞虱及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影响,旨在提高水稻白背飞虱的化学防治效率,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为水稻白背飞虱的综合治理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吡蚜酮和毒死蜱3种杀虫剂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均有较高的室内毒力,LC50分别为0.339 1、0.896 0和4.714 7mg/L,说明安徽省桐城市白背飞虱种群对这3种药剂尚未产生较高的抗药性。阿维菌素对白背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较差,毒死蜱药后3d即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持效期较短。吡蚜酮对白背飞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d和14d的防效分别达到90.94%和89.94%,且对捕食性天敌群落影响较小,有助于保护和加强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是防治中稻田白背飞虱较理想的药剂。

关键词: 中稻 白背飞虱 捕食性天敌 杀虫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毛兔兔毛生长规律研究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6

摘要:以成年皖系长毛兔为试验对象,通过药物拔毛构建新的兔毛生长周期,按每周1次或2周1次进行体侧部毛样采集,各类型兔毛分拣后用直尺测定自然伸直长度。结果表明:长毛兔各型兔毛均呈极显著线性生长,粗毛、细毛和两型毛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为Y=7.991 1X-10.878(P<0.000 1)、Y=6.107 3 X-10.47(P<0.000 1)、Y=6.927 1 X-10.29(P<0.000 1),粗毛和绒毛层在7周后显著区分。研究结果可为兔毛生产周期的确定和兔毛生长分子基础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长毛兔 兔毛 毛长 生长规律 线性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籽粒硬度及淀粉糊化特性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422个小麦品种(系)2 a籽粒硬度与淀粉糊化特性检测,研究了不同籽粒硬度类型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硬质麦107个,软质麦114个,混合麦201个;稀懈值与低谷黏度品种间变异较大,峰值时间变异系数最小。除稀懈值外,硬质小麦其余各项参数变异系数均小于软质小麦;软质小麦峰值黏度、低谷黏度、稀懈值及糊化温度等参数的平均值均高于硬质小麦,最终黏度、回升值、峰值时间略低于硬质小麦。RVA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峰值时间与稀懈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糊化温度与硬度指数、最终黏度、回升值也呈极显著负相关,硬度指数与稀懈值及糊化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在所有参试品种(系)中选择峰值黏度>3 000 CP、稀懈值>1 000 CP,且回升值高于稀懈值的38个品种,适用于制作品质较好的面条。

关键词: 小麦 籽粒硬度 淀粉糊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