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池养克氏原螯虾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机测定了70尾池养克氏原螯虾全长(X1)、头胸甲长(X2)、头胸甲宽(X3)、头胸甲高(X4)、第1~6腹节长(X5~X10)、尾节长(X11)及体质量(Y)共12个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质量为依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11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头胸甲宽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0.522 0)最大,其次为尾节长(0.452 4),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头胸甲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0.164 1)仅次于头胸甲宽和尾节长,虽未达显著水平(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性状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是克氏原螯虾选择育种中值得关注的另一性状;最后建立的以体质量为依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16.841 5+8.996 9 X3+13.510 8 X1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棉花区域试验参试品种性状相关性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 》 2009
摘要:采用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数据,分析了棉花产量、品质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皮棉产量与株高和第1果枝节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生育期呈极显著负相关;皮棉产量与单株结铃数、单铃重和衣分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相关系数最大的是单株结铃数(r=0.7930**),其次是单铃重(r=0.5177**)和衣分(r=0.4885**)。皮棉产量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纤维整齐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产量与纤维品质的矛盾有待通过新品种选育加以解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优质稻米食味与理化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06年安徽省各地推广种植的优质米品种为材料,进行稻米品质的理化指标与食味间的典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籼稻的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和蛋白质含量4个理化指标与食味构成因子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构成的线性组合已包含了原有变量全部信息的80.8%。籼稻的蒸煮、营养品质与食味构成因子之间的相关主要是蛋白质含量、碱消值与冷饭柔软性之间的相关。粳稻食味构成因子与长宽比、垩白度、透明度、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等几个理化指标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构成的线性组合已包含了原有变量全部信息的76.3%。粳稻的外观、蒸煮、营养品质与食味构成因子之间的相关主要是透明度、长宽比和碱消值与冷饭柔软性之间的相关。并对食味与理化品质性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倍体西瓜种壳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07
摘要:[目的]通过遗传效应分析,为三倍体西瓜种壳性状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选用西瓜4个生态型的6个四倍体自交系作母本和同一生态型的6个二倍体自交系作父本,按NCII(North Carolina II)遗传交配设计方法配制6×6个杂种F1,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西瓜种壳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剖面种壳数受基因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以及环境效应共同控制。败育种壳长和宽的加性效应显著,环境(机误)方差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剖面种壳数与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加性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31;与番茄红素和干物质含量呈显性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88和0.386。败育种壳长与种壳宽成极显著加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83。[结论]该研究为三倍体西瓜育种中的基因改良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苗叶片含钾量基因型间的差异及其与大田烟叶含钾量的关系
《中国烟草科学 》 2004
摘要:对随机抽取的45份烟草种质资源苗期叶片的含钾量进行了测定(苗期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重复3次),并对其中14份烟草资源大田期叶片的含钾量进行了测定(大田试验采用随机排列、不设重复)。采用方差分析法对烟草苗期不同基因型间的叶片含钾量的差异显著性进行了检验,估算了烟草苗期叶片含钾量的广义遗传力和遗传变异系数;对其中14份烟草资源大田期的叶片含钾量与其苗期叶片含钾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烟草苗期叶片的含钾量在不同的基因型之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其广义遗传力h2B穴%雪为49.45,遗传变异系数gcv穴%雪为12.76;烟草大田期的叶片含钾量与烟草苗期叶片含钾量之间呈直线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6198熏达到显著水平(r0.05熏12=0.532)。大田烟叶含钾量y和苗期烟叶含钾量x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0.3458+0.4278x,x∈眼2.8熏5.0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通小麦SDS沉淀值、蛋白质含量及GMP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02 CSCD
摘要:以 168个普通小麦品种 (系 )为试验材料 ,分析了SDS沉降值、蛋白质含量及GMP含量的品种间变异及 3项品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SDS沉降值与蛋白质含量、GMP含量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 ,蛋白质含量和GMP含量间也呈极显著正相关。被测普通小麦SDS沉降值的变幅为 2 3 .0~ 60 .0ml,变异系数为 17.14 ,蛋白质含量的变幅为 11.85 %~ 17.92 % ,变异系数为 9.2 0 ,GMP含量的变幅为 2 .79%~ 10 .89% ,变异系数为 2 6.5 5。
关键词: 普通小麦 SDS沉降值 蛋白质 GMP 品种间变异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谷粒性状间相关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2 CSCD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 8个不同粒形的粳稻品种及 2 8个正交组合的粒长 (x1 )、粒宽 (x2 )、粒厚 (x3)、粒重 (y)间相关、回归、主成分分析 ,结果显示 :粒长与粒厚、粒重间偏相关关系均达极显著水平 ,偏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682 和 0 .840 9 ;粒厚与粒重间偏相关关系也达极显著水平 ,偏相关系数为 0 .670 7 ,长、宽、厚对粒重的贡献力大小分别为粒长 >粒厚 >粒宽。直线回归分析显示谷粒性状间回归方程为y =4.175x1 + 0 .83 8x2 + 19.63 0x3-5 2 .0 3 8,复相关系数R2 =0 .73 0 ,方差分析F =2 1.60 3 ,达 1‰以上水平 ,说明y与x间的拟合度较好 ,另外 ,从方程中还可以看出 ,当x1 、x2 、x3变化量相同时 ,粒厚 (x3)对粒重 (y)的影响最大 ,其次为粒长 (x1 )。主成分分析显示第 1主成分的特征根λ1 =1.80 4,贡献率为 45 .0 92 % ,为粒重因子 ;第 2主成分特征根λ2 =1.3 69,贡献率为 3 4.2 2 5 % ,为粒厚因子 ;第 3主成分特征根λ3=0 .70 0 ,贡献率为 17.5 0 % ,为粒宽因子。并提出在选育优质、高产品种时 ,主成分值要选择适宜 ,才能获得优质、高产组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