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的《现代农业科技》2005—2015年核心作者群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以中国知网(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为数据统计源,利用普赖斯理论和综合指数法对《现代农业科技》2005—2015年的作者发文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该刊的核心作者。对核心作者的研究主题、合作情况、地区分布、机构分布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分析,并进行了发文量、被引量、综合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综合分析被引量和发文量,可以科学地测评作者群;《现代农业科技》2005—2015年的核心作者有207位,绝大部分分布在该刊出版地的相邻省份;科研院所和技术单位是该刊最重要的核心作者来源机构。
关键词: 《现代农业科技》 核心作者 地区分布 机构分布 相关性
花生种质资源在江淮区域农艺性状的评价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7
摘要:为了更好地利用花生种质资源进行育种工作,对300份花生种质资源在江淮区域的农艺性状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并结合SPSS 20.0软件进行相关性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花生种质8个农艺性状中,有效分枝数与单株结果数极显著正相关;主茎高与单株生产力极显著负相关;主茎高与单株结果数显著负相关。采用Ward法在平方欧式距离D2=4时,将供试种质材料划分为三大类群。同一类型的种质其地理来源有不同,同一地理来源的种质其类型有不同,同一类型或者同一地理来源的花生种质亲缘关系非最近。江淮区域花生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结果为江淮区域花生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花生 多样性 聚类分析 相关性 农艺性状 种质资源
八层层叠式笼养蛋鸡舍夏季环境质量参数测定与相关性分析
《中国家禽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对八层层叠式笼养蛋鸡舍环境质量参数进行测定,分析不同位置的参数差异。结果表明:从鸡舍湿帘端至风机端温度、CO2浓度、风速和PM10数值逐渐增大,相对湿度呈递减趋势。随着笼层的递增,CO2浓度和PM10浓度测定值逐渐变大;风速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各层笼温度分布较均匀;上层的相对湿度显著高于下层;不同笼层温度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温度与CO2、风速、PM10呈显著正相关;CO2与风速、PM10呈显著正相关,风速与PM10显著正相关。
牛乳中体细胞数与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食品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牛乳中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对乳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集474头处于泌乳早期(30~100 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乳样,测定乳中SCC及各种脂肪酸单体的含量,分析乳中SCC对脂肪酸相对含量的影响及相关性。结果:SCC极显著影响乳中C4∶0、C16∶1、cis9,trans11-CLA和C18∶3 n3脂肪酸单体的含量(P<0.01)。同时,随着乳中SCC的升高,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的相对含量也显著增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乳中SCC与PUF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短链脂肪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乳中SCC与乳脂肪酸相对含量的关系,为进一步揭示SCC对牛乳品质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不同氮量水平下冷浸田水稻氮和钾的吸收特征研究
《土壤通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不同氮用量对冷浸田水稻氮钾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探求在冷浸田水稻氮肥适宜用量;以D优202水稻品种为材料,田间试验研究6个不同氮量(0、45、90、135、180、225 kg hm-2)下水稻含氮量、含钾量、氮和钾的积累量以及产量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在冷浸田开沟降渍的条件下,在0~225 kg hm-2纯氮范围内,随氮肥水平的增加,水稻含氮量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期、抽穗期均显著增加,成熟期先增后减,含钾量除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外其他时期均显著降低,含氮量相应提高含钾量会有所降低;植株氮和钾的积累量基本具有相同的趋势,先增加后减少。分析表明:水稻各个生育阶段的氮、钾与稻谷产量均呈正相关,增施氮肥有利于水稻氮和钾吸收利用的提高,但氮肥过高时氮和钾吸收利用不再增加,甚至有所降低。在磷钾一定的条件下,冷浸田水稻最高产量施氮量为169.0 kg hm-2,经济施氮量为153.9 kg hm-2。
杂交粳稻及其亲本千粒重与产量、品质的相关性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杂交粳稻及其亲本千粒重与产量、品质的关系,以4个千粒重介于23.1~28.0 g之间的BT型不育系和24个千粒重介于18.1~32.0 g之间的三系粳稻恢复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96个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对F1千粒重优势表现、F1千粒重与亲本千粒重及其与产量、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确定高产优质兼顾的杂交粳稻的千粒重范围。结果表明:(1)56.3%的杂交组合千粒重超过其双亲平均值,19.8%的杂交组合千粒重表现正向超亲优势;(2)F1千粒重与母本千粒重、父本千粒重、双亲千粒重平均值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r=0.33**、0.71**、0.78**),且恢复系千粒重对杂种的影响大于不育系;(3)F1千粒重、父本千粒重及双亲千粒重平均值与组合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r=0.55**、0.47**、0.51**),母本千粒重与组合单株产量相关不显著;(4)F1千粒重、父本千粒重与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粒长、粒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呈显著正相关,母本千粒重与垩白粒率、垩白度、粒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粒宽呈显著正相关;(5)杂交粳稻育种中具有高产优质兼顾的F1千粒重范围应在25.1~27.0 g之间。
56周龄黄山黑鸡蛋壳颜色与蛋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家禽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对黄山黑鸡蛋壳颜色进行定量测定并分析其与蛋品质之间的相关性。连续3d收集56周龄黄山黑鸡所产鸡蛋397个,分别在蛋壳钝端、中间和锐端3个点测定蛋壳颜色,并测定蛋重、蛋壳强度等蛋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黄山黑鸡蛋壳颜色范围为27.10~62.20,蛋壳颜色测定值呈正态分布。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可以选取蛋壳中间进行蛋壳颜色测定,准确率可达到0.98。黄山黑鸡鸡蛋具有较好的蛋品质,平均蛋重为47.48g,蛋壳强度为5.04kg/cm2,蛋壳颜色与蛋形指数呈正相关(P<0.05),与蛋重、蛋黄比率、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哈氏单位等指标无显著相关(P>0.05)。
淮河流域农田碳收支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生态环境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对淮河流域农田湍流特征进行了4年连续监测,以该地区主要农作物小麦和水稻为例,对CO2通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农田CO2通量的日变化随季节变化明显,春、夏变化幅度明显大于秋、冬。2007—2010年淮河流域夏季农田CO2通量日变化规律均呈单峰型,白天为明显的碳汇;其日最大累计吸收量出现在2007年,可达16.1mg.m-2.s-1,最小值出现在2009年,为11.1 mg.m-2.s-1。在水稻拔节期垂直风速(W)、潜热通量(LE)、显热通量(H)、光合有效辐射(PAR)、净辐射(Rn)与CO2通量均呈负相关,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了新的综合指标F=-0.36ZX1+0.42ZX2+0.42ZX3+0.42ZX4+0.39ZX5+0.42ZX6+0.13ZX7,并经过计算得出中午1点是最大的碳汇,凌晨12点是最大的碳源。
杂交粳稻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杂交粳稻的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以5个千粒重介于23.5~27.4g之间的BT型不育系和40个千粒重介于18.7~31.2g之间的三系粳稻恢复系,采用5×40NCⅡ设计方式,配制200个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对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表明:单株谷重与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47**,0.63**,0.53**,0.35**),与穗长呈显著正相关(r=0.15**);对单株产量贡献最大的是每穗实粒数。垩白粒率和垩白度2个性状是杂交粳稻品质改良的重点,其次是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相互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糙米率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33**,0.25**)。产量性状对品质性状的影响不大,通过筛选,可以将高产、优质的性状聚合到同一杂交组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