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蓝型油菜黄籽高含油量育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物杂志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份白菜型油菜为对照,用SRAP标记研究了57份甘蓝型油菜黄籽高油育种资源的遗传关系。在遗传相似系数0.682处,可将59份材料分为3类:两份白菜型油菜聚为一类;甘蓝型油菜除选系Y58单独聚为一类外,其他所有选系归为另一类,显示黄籽高油育种资源遗传基础较窄。在遗传相似性系数0.738处,又可将57份甘蓝型油菜分为6个亚类,其中53份材料归为两个大的亚类,系谱或亲缘关系较近的材料一般聚在同一亚类,且按系谱关系比地理来源划分明显,提示地理来源配制强优势黄籽高油杂交组合可靠性可能不如按系谱来源。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双低高油杂交种核优46及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 2011
摘要:核优46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Y204A作母本,与自交系049003组配育成的高油抗逆强优势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属半冬性双低甘蓝型油菜,2009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安徽省油菜区试两年平均亩产191.42 kg,较对照皖油14增产7.0%。全生育期平均230.1 d,比皖油14号早0.4 d。株高平均171.6 cm,有效分枝部位适中,平均43.6 cm,结角密,平均1.25个/cm,主花序长平均69.5 cm,有效分枝较多,一次分枝平均9.7个,二次分枝平均6.9个,全株有效角果数多,平均482个,平均每角粒数20粒,千粒重4 g,种皮褐黑色。省区试平均芥酸含量为0.45%,硫甙含量为20.38μmol/g饼,含油量为43.75%。抗病性、抗寒性强,明显优于对照;抗倒性中等。该品种地区适应性广,适宜安徽省油菜产区种植。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双低 杂交种 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 核优46


甘蓝型油菜高油酸材料的正反交遗传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4个高油酸品系和4个常规(低含量型)油酸品系为亲本材料,通过正反交试验,用FOSS近红外分析仪测定油酸含量,初步分析了甘蓝型油菜中突变产生的高油酸特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常规亲本与高油酸亲本油酸含量稳定;高油酸含量在正交组合F1代种子中表现,且其高油酸含量介于常规亲本油酸含量与高油酸亲本油酸含量均值之间;甘蓝型油菜的高油酸特性由显性多基因控制,并具有累加作用,不受母性遗传的影响。


甘蓝型油菜种子活力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 2 0个甘蓝型油菜杂交种和常规种为材料 ,研究种子活力和产量关系。方差分析表明 :不同品种种子活力间、产量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显示 ,第 1主成分特征根λ1 =4.12 2 1,贡献率为 68.70 2 0 %,为发芽率因子 ;第 2主成分特征根λ2 =1.1663 ,贡献率为 19.43 82 %,为幼苗干重因子 ;第 3主成分特征根λ3=0 .60 15 ,贡献率为 10 .0 2 5 3 %,为相对电导率因子。相关分析表明 :种子的初次计数、发芽率、简化活力指数、田间出苗率均与产量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双低杂交种皖油14的选育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油 14(原C0 2 2 )是利用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育成的甘蓝型油菜杂交种 ,具有丰产、稳产、优质 (高含油、低芥酸、低硫甙 )、抗 (耐 )病等特性。安徽省区试平均产量 2 6 6 1kg/hm2 ,比对照秦油 2号增产 7.2 % ,比对照中油82 1增产 2 2 .9%。全国 (长江下游区 )区试平均产量 2 149kg/hm2 ,比对照中油 82 1增产 12 .6 %。抗 (耐 )病性优于秦油 2号和中油 82 1。芥酸含量为 0 .36 % ,硫甙含量为 31.2 μmol/g ,含油量达 44 .3 %。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双低 杂交种 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 皖油14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双低杂交种“皖油18”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 2002 CSCD
摘要:皖油 18 (原代号 7C2 4)是利用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育成的第 3个强优势甘蓝型油菜杂交种 ,2 0 0 2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该组合一般较秦油 2号 (对照 ,双高杂交种 )增产 8%~ 10 %左右 ,较中油 82 1(对照 ,双高常规种 )增产 15 %左右 ;抗寒抗倒耐肥 ,抗 (耐 )病性优于秦油 2号和中油 82 1,全生育期 2 2 5d左右 ,较秦油 2号早 3~ 4d ,较中油 82 1迟 1~ 2d ;1999~ 2 0 0 0年度全国区试抽测皖油 18含油量为 43 .0 4% ,芥酸含量为 4.92 % ,硫甙含量为 2 8.5 4μmol/g ;皖油 18丰产稳产性好 ,地区适应性广 ,株型合理 ,经济系数高 ,是一个综合性状突出的双低杂交种 ,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种植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双低 杂交种 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 皖油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