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郭熙盛(精确检索)
234条记录
皖南红黄壤地区连续施用磷钾肥对油菜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皖南红黄壤地区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连续施用磷钾肥对油菜产量、养分吸收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氮肥的基础上合理配施磷钾肥,促进了油菜的生长发育,提高了油菜植株的养分含量和养分吸收量,从而显著增加了油菜的产量,并且磷肥的增产效应大于钾肥效应,三季油菜平均产量以处理P90K120最高,达到了1968.7 kg hm-2;同时连续施用磷钾肥能够改善土壤养分含量,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钾、速效磷含量,与试验前土壤相比,速效磷增加了14.83~20.2 mg kg-1,速效钾增加了69.51~109.61 mg kg-1。

关键词: 油菜 产量 养分含量 养分吸收 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磷钾肥配合施用对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磷、钾肥配合施用对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氮肥的基础上,合理配施磷、钾肥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发育,改善了玉米的经济性状,显著提高了玉米的产量。三季玉米平均产量以处理P90K120(脚标数字为每公顷土壤施用P2O5、K2O的数量,单位为kg/hm2)最高,达到了4912.7kg/hm2。肥料效应方程表明,磷肥的增产效应大于钾肥,同时合理配施磷、钾肥有利于养分的协调供应,提高了玉米植株体内的养分含量和吸收量。

关键词: 磷肥 钾肥 玉米 产量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北砂姜黑土小麦施钾的增产效应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地区小麦施钾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增施适量钾肥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小麦子粒产量提高9.6%~25.0%,平均增产15.5%。小麦钾肥的增产效应与土壤有效K含量和施K量有极大关系。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钾肥(K2O)施用量x1、土壤有效K含量x2与小麦单位钾肥增产量y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17.678-0.0446x1-0.0963x2。当前生产水平下,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地区小麦钾肥适宜施用量为K2O 130 kg/hm2左右。

关键词: 小麦 增产效应 钾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白云石对酸性黄红壤作物产量及化学性质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白云石改良酸性黄红壤三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酸性黄红壤施用白云石可以降低土壤交换性铝的含量,提高土壤pH值和交换性钙、镁的含量,显著提高作物产量,且有明显的后效。第1—6季作物分别增产10.8%~13.4%、21.5%~48.6%、9.4%~16.2%、10.9%~44.6%、7.9%~22.0%和6.6%~29.8%。白云石施用量为600kg hm-2时,降酸作用可维持3季作物以上;白云石施用量为2500 kg hm-2时,降酸作用可维持6季作物以上。

关键词: 白云石 酸性黄红壤 产量 化学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钾配施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的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氮、钾配施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配施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有明显的影响。适宜的氮、钾用量配比可提高小麦的穗数、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产量、湿面筋含量及沉降值均表现出随氮、钾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氮、钾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有着明显的正交互作用。

关键词: 强筋小麦 产量 品质 交互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丘陵地区玉米钾肥效应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玉米每公顷施用K150.0kg时产量最高,达7065kg/hm2,比对照(NPKO)增产9.9%。钾肥经济效益也以每公顷施K150.0kg最高,比对照增收892元/hm2,产投比为2.2:1。钾肥施用量在K150.0kg/hm2以下时,土壤中的钾素亏损,不能保持土壤中钾素平衡。

关键词: 玉米 钾肥施用量 钾素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江淮丘陵区杂交水稻钾肥效应初报

土壤肥料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每公顷施用K2O135kg时产量最高,达7735kg/hm2,比对照(NPK0)增产12 1%。钾肥经济效益也以每公顷施K2O135kg最高,比对照增收1008元/hm2,产投比为3 3∶1。钾肥施用量在K2O180kg/hm2以下时,土壤中的钾素亏损,不能保持土壤中钾素平衡。

关键词: 水稻 钾肥施用量 钾素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流域油菜田土壤硫肥力现状研究

土壤通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长江流域油菜产区研究安徽省土壤缺S现状和油菜植株硫营养状况。结果表明,安徽省长江流域油菜产区,土壤有效S平均含量15.31mgkg-1,缺S状况较为严重,缺S土壤所占比例高达63.10%,潜在性缺S土壤所占比例为35.48%。主要土壤类型中灰潮土缺S状况最为严重,有效S不足的土壤所占比例高达80%。油菜植株全S含量为5.08~20.18gkg-1,平均10.02gkg-1。花和叶含S量较高,全S含量平均为11.06gkg-1和11.00gkg-1,茎杆含S量较低,全S平均含量仅8.00gkg-1。油菜花朵和叶片全S含量多在8~16gkg-1,茎杆含S量在6~10gkg-1之间。花、叶、茎全S含量(y)与土壤有效S含量(x)之间呈极显著二次曲线正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1=3.79782+0.88501x-0.02265x2(R2=0.4156**,F=9.96,n=31),y2=3.6548+0.86280x-0.02111x2(R2=0.26569**,F=5.07),y3=3.78016+0.45330x-0.00981x2(R2=0.34399**,F=7.32)。

关键词: 土壤有效S含量 油菜含S量 长江流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肥用量对早籼15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早籼15为材料,研究施氮量对早稻茎蘖动态、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群体茎蘖动态随氮素用量增加而增加,处理间茎蘖数差异明显,各处理在拔节期茎蘖数达到最高。在相同移栽时间条件下,拔节、抽穗和成熟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推迟,生育期延长。穗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每穗粒数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值后随氮肥增加而减少。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施氮量越大,稻谷产量增幅越小;不同氮量的氮素生产力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低氮水平的氮素生产力高,而高氮水平的氮素生产力低。

关键词: 早籼15 施氮量 产量及构成因素 氮素生产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运筹方式对早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总施氮(纯氮)量为120 kg/hm2的条件下,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早籼15茎蘖动态、产量、氮素生产力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高分蘖数随前期施氮比例的减小呈下降的趋势,氮肥后移有利于成穗率的提高,延长生育期。侧重后期施氮的处理较生育后期不施氮的处理产量明显提高,按基肥、分蘖肥、穗肥之比为5∶3∶2施氮方式产量最高,比对照增加稻谷3 800.0 kg/hm2,增产85.15%。氮素生产力随着基肥施用量的增加有下降趋势。不同施氮比例,对有效穗和结实率有显著的影响,而对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不大,因而适当氮肥后移在保证颖花数的前提下,延长剑叶生长时间,防止叶片早衰,可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而增加产量。

关键词: 早籼15 氮肥运筹 产量及构成因素 氮素生产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