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皖稻101产量构成分析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皖稻 10 1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中籼新品种。对其产量及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 ,4个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贡献的大小依次为有效穗数、结实率、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产量 9.0t/hm2 的合理穗粒结构为 :有效穗( 3 0 0± 15 )万 /hm2 ,每穗总粒数 ( 15 5± 5 )粒 ,结实率 ( 85± 5 ) % ,千粒重 2 6.0g左右。高产栽培的主攻目标是在确保足够有效穗数的前提下适度促大穗 ,协调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稳定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杂3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江西棉花 》 2003
摘要:皖杂 3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棉新组合。该组合表现丰产性好 ,衣分高 ,抗病性好 ,纤维品质优。本文介绍了皖杂 3号的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沿江棉区转基因抗虫棉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 2003
摘要:分析沿江区气候特点,结合转基因抗虫棉的特征特性,提出转基因抗虫棉的科学栽培方法,提高棉农对转基因抗虫棉的认识,以利省工省药降低植棉成本,提高植棉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型西瓜大果形品种“秀丽”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秀丽小西瓜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优质多抗西瓜专用型品种选育与产业化研究”项目组于 1999年育成。极早熟 ,全生育期 75~ 80d ,果实发育期 2 4~ 2 5d。单瓜重 2 .5~ 2 .6kg ,最大果重达 3kg以上。爬地栽培产量 480 0 0kg/hm2 左右 ,立架栽培单产 5 2 5 0 0~ 60 0 0 0kg/hm2 。苗期长势较弱 ,伸蔓期后植株长势强 ,耐低温弱光 ,易坐果。果实椭圆形 ,花皮 ,瓜瓤红色 ,瓤质酥脆 ,中心含糖量 13 %~ 14 % ,边糖 10 %~ 11% ,品质口感极好 ,不裂果 ,耐贮运。最适宜大棚等保护地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79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02 CSCD
摘要:皖稻 79是籼型温敏不育系X0 7S与紫恢 10 0组配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 ,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性。1998~ 1999年参加安徽省中籼区试 ,平均产量 8.45t/hm2 ;2 0 0 0年参加安徽省中籼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 7.83t/hm2 。 1999年白湖农场 12 0hm2 以上的大面积示范 ,产量 9.16t/hm2 ,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19.44 %。 2 0 0 0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