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培江 1 ; 占新春 2 ; 白一松 2 ; 杨联松 2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肥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肥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肥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肥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 合肥230031,合肥230031,合肥230031,合肥230031
关键词: 三系杂交粳稻;80优98;栽培技术;制种技术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3 年 31 卷 04 期
页码: 114-11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80优 98是利用BT型不育系 80 -4A与恢复系R 9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性好等特点。 2 0 0 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相关文献
[1]杂交中籼稻协优759的选育及应用.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明. 2012
[2]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103. 罗彦长,吴爽,王守海,李成荃,王德正,张端品,杜士云. 2005
[3]优质抗病两系杂交中籼稻徽两优985的选育及应用. 张德文,洪军,汪婉琳,张伟,杨前进. 2019
[4]黑龙江寒地三系杂交粳稻育种研究进展. 李永祥,孙明,庆瑢,李海慧,王旺华,翟开国,毕曙霆,庞军. 2013
[5]杂交中粳80优121产量稳定性分析及高产途径. 胡兴明,张培江,姜保功,孙明,白一松,杨联松,许传万. 2000
[6]杂交中粳金奉19高产高纯度制种技术. 吴文革,潘泽义,孙明,杨可胜,陈文彬,产焰坤,陈周前. 2006
[7]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徽两优6号高产制种技术. 杨联松,王伍梅,张效忠,白一松,王步林,陈文彬. 2009
[8]杂交中粳稻T优5号亲本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占新春,张培江,付强. 2010
[9]两系杂交中籼稻徽两优6号母本抛秧高产制种技术. 杨联松,张效忠,陈文彬,白一松,郑力平,钱征. 2011
[10]杂交水稻新混优6号机械化混播制种技术(英文). 张德文,倪金龙,汪婉琳,倪大虎,杨前进,张伟. 2015
[11]杂交棉种子生产关键技术. 刘方志. 2010
[12]两系杂交籼稻皖稻79制种技术研究. 王德正,王守海,李成荃,罗彦长,宛麟,胡先文,吴爽,杜士云. 2003
[13]杂交中籼协优9019高产制种技术. 施伏芝,罗志祥,阮新民,苏泽胜. 2006
[14]杂交中粳稻新组合80优1号高产制种技术. 杨联松,白一松. 2008
[15]玉米隆平702选育与制种技术. 陈恩银,韩坤龙,产焰坤. 2015
[16]杂交中籼K优绿36高产制种技术. 杨前进,叶平,朱启升,张德文,李刚,洪敏,詹树科,汪丽黛. 2000
[17]抗病两系杂交中籼稻明两优6号高产制种技术. 张德文,杨前进,朱启升,王士梅,汪婉琳. 2011
[18]粳型杂交水稻新组合Ⅲ优98的亲本特性及制种技术研究. 许传万,胡燕祥,但芳,杨静波,吴家道,赵和平. 2006
[19]杂交中籼两优669在江淮地区高产制种技术. 施伏芝,罗志祥,阮新民,从夕汉,吕孝财,李定波. 2015
[20]超级稻徽两优6号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张毅,陈文彬,易保兵,钱征,周守年.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优质高产晚粳新品种稼粳86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程从新;邹禹;汪峰;王接弟;占新春;张培江
关键词:稼粳86;晚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
抗旱优质杂交稻新组合皖两优1008的选育
作者:王士梅;方吴云;朱倩;易月明;龚存力;吴敬德;杨联松
关键词:杂交稻;皖两优1008;抗旱;优质;易制种;选育
-
安徽沿淮地区粳糯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赵磊;邹禹;苏松田;张培江
关键词:粳糯稻;栽培技术;工厂化育秧;机插侧深施肥;安徽沿淮地区
-
安徽省稻米气候品质评价方法
作者:岳伟;陈曦;曹强;占新春;阮新民;徐建鹏;郁凌华
关键词:农业;作物;水稻;稻米品质;温度;评价模型
-
粳糯稻新品种泉糯669的选育经过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赵磊;邹禹;钱宝云;苏松田;张培江
关键词:粳糯稻;泉糯669;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
2009-2019年安徽中籼稻米品质综合评价及关键影响因子分析
作者:阮新民;施伏芝;从夕汉;杜弘杨;占新春;王元垒;夏加发;罗志祥
关键词:投影寻踪;稻米;综合品质;关键影响因子
-
安徽沿江平原区播期对稻麦周年产量、生育期及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
作者:阮新民;陈曦;岳伟;占新春;从夕汉;杜弘杨;施伏芝;吴德祥;罗志祥
关键词:水稻;播期;稻麦系统;品种类型;产量;生育期;温光资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