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Anhui province(模糊匹配)
337条记录
安徽省水族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安徽农学通报 2015

摘要:该文介绍了安徽省水族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全省现代渔业和水族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主要包括:推进生产发展,加强品种研发,强化品牌建设等。希冀为加快安徽省水族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族 现状 发展对策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及周边地区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园艺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ISSR标记对32份安徽省地方枣种质资源及山东、河南等邻近省份的42份枣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26条引物在74份种质中共扩增出241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14个,多态性比率为88.8%。利用NTSYS软件计算得到DICE相似系数为0.5936~0.9353;32份安徽地方种质共扩增出219条电泳谱带,其中186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84.93%,32份样品遗传相似系数在0.6267~0.9353之间,表明安徽地方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采用UPGMA法对74份种质的ISSR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可分为8个类群,种质间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关系较为密切,来自安徽的地方种质基本上都独立聚成不同的类群,表明安徽地方枣种质与周边其它省份枣种质资源亲缘关系较远;研究结果表明体细胞突变可能是推动安徽地方枣种质进化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资源 遗传多样性 安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化肥消费现状和粮食作物节肥潜力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目的]通过总结2005~2014年安徽统计年鉴数据、农户调查数据及2 495个安徽粮食主产区的田间试验结果,分析安徽化肥消费动态变化和粮食作物节肥潜力。[结果]与2004年相比,2013年化肥施用总量及氮肥、钾肥和复合肥用量分别增加了21.9%、2.4%、6.7%和63.3%,磷肥用量减少了12.2%。经估算,2013年水稻、玉米和小麦生产共可节氮肥152 073 t,而需要增加1 841 t磷肥和24 863t钾肥,才能满足作物最佳营养需求。[结论]安徽农作物节氮潜力巨大,但是由于作物需肥特性不同和地区差异,需平衡施肥才能达到节肥、稳产的目的。

关键词: 安徽 化肥消费 粮食作物 化肥节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茶园现状及现代可持续茶园生产策略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安徽茶园实际出发,分析了目前安徽省茶园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问题,阐述了现代可持续茶园生产的含义,围绕安徽如何实现现代可持续茶园生产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安徽 茶园现状 存在问题 现代可持续茶园生产 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品种瑞都香玉在安徽合肥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中国果树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瑞都香玉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选育的葡萄新品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于2011年引入该品种进行试栽观察。该品种在合肥地区表现良好,具有丰产稳产,成熟早,果粒大小、成熟度一致,玫瑰香味浓,肉质硬脆,抗裂果等优良性状,在当地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推广前景。

关键词: 葡萄 瑞都香玉 引种 安徽 合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4年安徽省主栽棉花品种性状表现与综合评价

中国棉花 2015

摘要:为合理推荐棉花主导品种,综合研究了安徽省主栽棉花品种的产量水平、抗性表现、纤维品质及其他主要农艺性状。结果显示:40个主栽棉花品种皮棉产量处于1300~1600kg·hm-2,总体产量偏低;主栽品种普遍表现棉铃较大、衣分较高、早熟性好,但抗病性总体表现一般,67.5%的品种田间表现耐病,17.5%的品种田间表现感病;纤维品质相对较差,92.5%的品种纤维品质仅符合优质棉A级质量要求,只适合纺32S到40S的棉纱。通过分析与评价,筛选出10个高产、优质、抗病性综合表现优良的棉花品种,可根据生产需要推荐为主导品种。

关键词: 安徽省 棉花 主栽品种 农艺性状 综合评价 主导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棉花黄萎病菌培养性状与致病性分析

棉花科学 2015

摘要:2009~2010年从安徽省三大棉区采集病秸秆并分离得到30株棉花黄萎病菌株,通过对其培养性状的测定发现,多数菌株为菌核型,占80.0%,少数为中间型,占16.7%,而菌丝型仅占3.3%。对感病棉花品种苗期致病程度测定结果表明,安徽省黄萎病菌株可划分为强、中、弱3种致病类型,其中致病性强的菌株有7株,占参试菌株的23.3%,中等致病性的菌株有14株,占46.7%,致病性弱的菌株有9株,占30%。研究结果还表明,不同地区棉花黄萎病菌株间的致病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同一地区的不同菌株间致病程度也有一定差异。

关键词: 安徽 棉花 黄萎病菌 培养性状 致病性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地方石榴种质资源调查及果实经济性状差异性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为调查安徽省现有地方石榴种质资源,2012~2015年在全省境内进行了石榴种质资源调查、搜集和果实经济性状差异性评价工作。结果表明:安徽省有些文献记载的部分地方石榴品种资源已经很难找到,有些正在消失。调查收集到的27个地方石榴品种中,白玉石籽、红玉石籽、玛瑙籽、红玛瑙、青皮甜和淮北软籽等品种鲜食综合性状优良,可在产区内推广发展;青皮酸因口感酸甜,风味浓,可适当发展;红皮酸等含酸量较高品种,可结合加工或作为育种资源加以利用;观赏和鲜食兼用的皖黑1号品种,可作为盆景资源适度推广发展。

关键词: 石榴 种质资源 调查评价 安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黄瓜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安徽农学通报 2015

摘要:该文对安徽省近几年黄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找出了安徽黄瓜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今后安徽黄瓜产业发展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黄瓜 产业现状 发展思路 安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十三五”安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与探讨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15

摘要:"十三五"是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列重大思想为新时期农业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未来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也为新时期农业科技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结合安徽省农业及农业科技发展的实际,针对性分析"十三五"的科技需求,研究并提出了"十三五"安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重点领域与主要任务,以供同仁商榷。

关键词: 农业 科技 发展战略 “十三五”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