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抗旱综合栽培措施对旱区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2 CSCD
摘要:以烤烟NC89为材料 ,研究抗旱综合栽培措施和常规栽培措施 2种方法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综合栽培措施具有保水、保墒 ,促进烟株早发的作用 ;同时 ,采用综合栽培措施的处理有将水分富集于 2 0cm土层的能力 ,烟株长势强 ,根系发达 ,叶面积指数大 ,叶倾角小 ,消光系数小 ,能充分利用光能 ,提高光合效率 ,改善烟叶质量 ,提高上等烟比例。


烤烟成熟期土壤含水量对叶片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2 CSCD
摘要: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烤烟成熟期不同土壤含水量对叶片水分状况及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 ,烤烟叶片含水量、叶水势明显降低 ,总糖、还原糖、钾含量下降 ,总氮、烟碱和氯含量上升。在土壤含水量为 60 %~ 80 %之间时 ,铁、锌、钠、磷、镁含量适中 ,钙含量较低 ,锰、铜、硼含量随土壤含水量变化不大。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会使烟叶矿质元素含量和化学成分比例失调 ,品质下降。特别是成熟期水分过低 ,对烟叶品质影响最大。因此生产上成熟期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 60 %~ 80 %之间以利于烟叶良好品质的形成


烟草不同成熟度及淋雨处理采收的果实对其种子活力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2 CSCD
摘要:应用发芽生理测定法分析了烟草品种NC 89的不同成熟度及淋雨果实采收自然风干后的种子活力状况。结果表明 :黑果、黄果与 1次淋雨果时期采收的种子之间的发芽活力差异不显著 ,青果和多次淋雨处理采收的果实种子活力显著降低
关键词: 烟草 不同成熟度及淋雨果实 采收时间 种子活力


试论提高安徽烟叶可用性关键农业生产技术措施
《安徽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市场对烟叶质量需求的差异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市场需求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 ,分析了导致目前安徽省烟叶可用性较差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原因 ,提出了提高安徽烟叶可用性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改进建议


我国烤烟产值、产量、质量及其与气候年景关系研究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01
摘要:利用 195 3- 1993年全国烤烟单位面积产值、产量和上中等烟比重资料 ,将全国视为一个大区 ,划分全国烤烟高低产值、丰歉和优劣质年景 ,研究高低产值年烤烟产值与产量及上中等烟比重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高产值年每hm2 烤烟平均产值 2 70 3 .0 3元、产量 16 0 8.75kg、上中等烟比重 49.77% ,气象产值、产量和上中等烟气象比重分别占实际产值、产量和上中等烟比重 17.92 %、11.2 4%和 3 .92 % ,由于气象条件有利使单产增加和上中等烟比重提高而增加的产值分别占气象产值 49.71%和 5 0 2 9% ;低产值年每hm2 烤烟平均产值 15 2 4.90元、产量 10 75 .71kg、上中等烟比重 42 .5 6 % ,气象产值、产量和上中等烟气象比重的绝对值分别占实际产值、产量和上中等烟比重 2 9.97%、18.6 9%和 2 .87% ,由于气象条件不利使单产减少和上中等烟比重降低而减少的产值分别占气象产值 5 2 .91%和47.0 9%。


安徽省烤烟主产区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安徽省烤烟烟叶化学成分现状与优质烤烟要求差距较大 ,主要表现在以下 3个方面 :(1)各产地烟叶含全氮量偏低 ,除宣州外其他产地烟叶含钾量也偏低 ,氯含量近几年来各产地都有所提高 ;(2 )化学成分间比值不协调 ;(3)部分化学成分及化学成分间比值年份间变化、产地间差异也大 ,烟叶质量表现出不稳定和分布不均衡


我国烤烟产值产量质量及其与气候年景关系的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0
摘要:利用 1953~ 1993年我国烤烟单位面积产值、产量和上中等烟比重资料 ,划分我国烤烟高低产值、丰歉和优劣质年景 ,研究高低产值年烤烟产值与产量及中等烟比重之间的关系 ,为烤烟生产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结果表明 :高产值年型在产量上为正常或丰收年景 ,在质量上大多为正常或优质年景 ;低产值年型则相反 ,在产量上大多为歉收年景 ,在质量上大多为正常或劣质年景 .就全国范围而言 ,现阶段烤烟单产 170 0kg/hm2 左右、上中等烟比重 50 %左右、气象产量 180kg/hm2左右、上中等烟气象比重 2 %左右 ,烤烟生产经济效益最佳 .在主攻烤烟质量上 ,各地发展不平衡 ,一些地区仍需努力提高上中等烟比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