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maize(模糊匹配)
123条记录
保水剂在江淮丘陵地区棉花、玉米上的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通过对江淮丘陵地区棉花、玉米的节水措施研究 ,确定了土壤保水、改良剂健苗素的节水增产效果。结果表明 :地膜覆盖、“旱地龙”、健苗素分别使棉花增产 2 1.3 %、10 .6 %和 14 .9% ;玉米分别增产 15 .2 %、4.1%和 9.1%。地膜覆盖、健苗素的保水、节水效果显著

关键词: 保水剂 健苗素 棉花 玉米 土壤含水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遗传资源对提高作物生产力的重要性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满足世界人口以每分钟 16 0人的速度增加对谷物的需求 ,其中 ,这种增加的 90 %以上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就必需设法在粮食生产上获得一个惊人的增长。预测表明 :小麦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谷类作物 ,其次是玉米 ;这两种谷类作物将占发展中国家粮食进口需求的 80 %。享用作物遗传分离的广泛性 ,是获得育种项目成功的关键 ,全球性的努力去收集、描述和利用这些资源的工作是巨大的 ,收集材料中的遗传多样性是全世界反饥饿运动中的关键 ,麦类作物降低株高和增加抗性的基因渗透为绿色革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展示出遗传资源对作物产量的巨大影响力 ;小麦杂交种和综合种可以进一步增加产量。玉米野生亲缘种Tripsacum是一个未开发的遗传资源材料 ,既具有对生物和非生物压力的抗性 ,又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 ,且可为发展中国家农民提供杂交种技术的运用。遗传资源和基因的所有权问题应该得到解决而确保全球性地使用那些重要资源 ,分子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技术增加了遗传资源的应用。迎接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对谷物需求的挑战 ,必须有效地和互补性地运用我们已发展的技术和拥有的资源

关键词: 作物遗传资源 玉米 小麦 资源潜力 谷物生产 重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药的药害研究初报(Ⅱ)——玉米上的药害症状图鉴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叙述了在玉米上 2 4种常用农药药害症状、发生规律 ,比较了玉米对各类药剂的敏感程度 ,提供了相应的图示。

关键词: 玉米 药害症状 彩色图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思福”叶面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试验表明 :“思福”叶面肥能促使玉米生长健壮 ,增加穗长和粒重 ,减少秃顶率 ,增强抗性 ,提高产量。增产率为 18% ,增产值为 2 185 .8元 / hm2 ,产投比为 33.4∶ 1。

关键词: 思福 叶面肥 药效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苞菜)连作的钾肥效应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在砂姜黑土上连续种植两季苞菜套一季玉米 ,苞菜不施钾肥表现出明显缺钾症状 ,钾肥影响程度大于氮肥 ,随着钾肥用量的提高 ,生物性状、品质及产量均有明显提高 ,幅度为 2 8.2 %~ 43 .2 %。后茬玉米增产幅度不如苞菜明显 ,玉米的品质受氮肥施用量的影响 ,而生物性状由于钾肥的施用则明显提高。氮钾肥的配合使用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速效钾、缓效钾的含量

关键词: 苞菜 玉米 钾肥 砂姜黑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丘陵地区玉米节水栽培措施研究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通过江淮丘陵地区玉米节水措施研究 ,初步证实了土壤改良剂健苗素节水增产效果较好。研究结果显示 :健苗素使玉米增产 8.2 % ,土壤水分相对含量增加 7%~ 16 %。

关键词: 节水措施 健苗素 土壤含水量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阜阳颍州玉米良各良法配套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针对阜阳地区玉米新老品种良莠不剂,良种良法不配套的现状,研究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种植的玉米良种及农大108的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适合该地区种植的良种有:农大108、9988、豫玉22等;农大108的配套栽培技术是:6月中旬播种,密度为65685株/HM^2,每公顷施氮量315KG;分2次施,苗期施60%,喇叭口期施40%.最高产量潜力9358.45KG/HM^2.

关键词: 良种良法 玉米 产量 密度 氮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阜阳颍州玉米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针对阜阳地区玉米新老品种良莠不齐 ,良种良法不配套的现状 ,研究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种植的玉米良种及农大 10 8的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 :适合该地区种植的良种有 :农大 10 8、9988、豫玉 2 2等 ;农大 10 8的配套栽培技术是 :6月中旬播种 ,密度为65 685株 /hm2 ,每公顷施氮量 3 15kg ,分 2次施 ,苗期施 60 %,喇叭口期施 40 %。最高产量潜力为 93 5 8.45kg/hm2 。

关键词: 玉米 良种良法 配套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砂姜黑土地区夏玉米的产量潜力及配套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针对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夏玉米的生育特点,研究了播期、密度及氮素与掖单19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6月10日播种,产量可达10564.5kg/hm2。主要措施为密度要达到74235株/hm2,氮素306kg/hm2。随播期推迟,产量会直线下降,明确了该区夏玉米显著减产的临界播期在6月20日。氮素施量和密度与产量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单株穗三叶面积与穗粒重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砂姜黑土 夏玉米 掖单19 产量潜力 配套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南红黄壤地区杂交玉米新品种引进及施肥措施

安徽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研究表明,皖单4号、掖单2号在皖南广德红黄壤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经济产量较高。在玉米生育后期雨水较少情况下,氮素水平可减少60kg/hm 2,皖单4号、掖单2号产量达6 700kg/hm 2。

关键词: 玉米 品种比较 追肥 氮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