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tobacco(模糊匹配)
159条记录
不同烘烤方法对烟叶质量及香味成分的影响

中国烟草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改进烘烤方法,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研究了延时密集烘烤、普通密集烘烤及小烤房传统烘烤3种烘烤方法对烤后烟叶质量及香味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密集烘烤过程中,适度延长变黄期和定色期稳温时间,可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及感官质量,化学成分更趋协调,同时有利于提高烟叶质体色素、西柏烷类及苯丙氨酸类的降解产物含量。

关键词: 密集烘烤 延时 烟叶 质量 香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对皖南砂壤土烤烟碳氮代谢动态变化的影响

土壤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皖南典型植烟土壤,对不同施氮(N)量烤烟生长发育过程中硝酸还原酶、转化酶活性和碳氮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动态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施N量的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活性高峰下部叶出现在移栽后40天;中、上部叶出现在移栽后55天,高峰值处理N8(N8kg/667m2)>N7(N7kg/667m2)>N6(N6kg/667m2)>N5(N5kg/667m2)。在烟叶生长发育过程中转化酶活性达到最大值后明显下降。烟株地上部总N累积量、烟碱含量和烟碱累积量不断增加,施N量愈高增加幅度愈大。总糖含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减少,上部叶总糖含量的积累水平低于中部叶和下部叶,上部叶中N8处理总糖含量最低。

关键词: 烤烟 砂壤土 碳氮代谢 施氮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学发光法测定烟叶中的总氮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建立一种测定烟叶中总氮的新方法,此文对化学发光法测定烟叶中总氮进行了研究。将烟叶经消化后,采用改进的蒸馏装置进行加碱蒸馏,用硫酸吸收,将烟叶中的含氮化合物全部转化为氨态氮。根据NH4+在碱性溶液中能还原ClO-,该反应和化学发光反应ClO--Luminol相耦合,从而降低ClO--Luminol反应的化学发光强度,达到测定NH4+的目的。此方法的检测下限达到10-3mg/kg,线性范围选择在0.01~1.5mg/kg,加标回收率在87.3%~109.9%之间,此方法测定的14个烟叶样品铵态氮数据和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的结果相比较,RSD<5%(n=5),完全能满足烟叶中总氮测定的要求。

关键词: 化学发光 烟叶 总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缺镁对烟叶内外观质量影响初探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

摘要:烟叶不同缺镁程度对烤后烟叶内外观质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烟叶缺镁程度加重,烤后烟叶颜色变淡、油分减少、身份变薄、叶尖挂灰加重、赤星病斑加重。外观表现出缺镁症状的烟叶比外观表现正常的烟叶含镁量低,烟叶的含镁量随着烟叶缺镁程度的加重而降低。随着烟叶缺镁程度加重,烟叶评吸的余味舒适度变差、杂气变重、刺激性增加、燃烧性变差、灰色变暗、综合评分降低、质量档次降低。缺镁烟田的烟叶,不论外观表现正常与否,烤后烟叶的商品价值均降低和等级结构不合理。

关键词: 烟叶 缺镁程度 镁含量 烟叶评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草青枯病抗性鉴定方法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摘要:总结了烟草青枯病症状及发病条件,介绍了烟草青枯病的室内、田间抗性鉴定方法,以期为烟草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烟草 青枯病 症状 发病条件 抗性鉴定 准确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烤烟普通烤房低成本密集型改造及其应用效果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2种由烤烟普通烤房改建而成的密集烤房及其应用效果。与原普通烤房相比,普改密烤房内温湿度更加均匀、排湿可控性增强、烟叶品质和经济效益提高、烤烟劳动强度和用工量减少等。烟叶与热源并列设置的普改密烤房,装烟量可增加1倍,改建成本3 000元左右;烟叶与热源上下设置的普改密烤房,装烟量可增加60%,改建成本仅1 000元左右。使用普改密烤房只需单项电源,供热系统材料成本低廉、取材方便。

关键词: 烤烟 密集烤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南烟区青枯病病原菌生化型初步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安徽皖南不同烟草青枯病区采集分离15个菌株,通过对有代表性的8个菌株的培养性状、扫描电镜观察、致病性试验,以及菌株对乳糖、麦芽糖、纤维二糖和甘露醇、山梨醇、卫茅醇的利用能力和对硝酸盐的还原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青枯病菌属烟草青枯菌生化型Ⅲ。

关键词: 烟草 青枯菌 生化型 安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南烟区2株烟草内生菌的分离和鉴定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皖南烟区2株烟草内生菌细菌与烟草青枯病的相互关系。[方法]从烟草植株中分离获得2株内生菌,对这2株细菌进行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和23 s rDNA基因部分序列测定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这2株细菌属与肠杆菌属,与杨树内生菌(Enterobacter sp.638)、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和阿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asburiae)的亲源关系紧密。[结论]分离的这2株肠杆菌属的内生细菌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烟草发病,也是烟草的病原菌,这需更深入的进行研究。

关键词: 肠杆菌属 青枯病 烟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草青枯病抗性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青枯病是烟草的重要毁灭性病害,最近几年皖南优质烟区青枯病的发生面积及发病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烟草青枯病的一项根本、有效、经济的措施。综述了烟草青枯病的抗源、抗性遗传规律、抗病育种及抗性标记的研究成果,并分析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烟草 青枯病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酸碱度及水浴时间对烟叶总糖测定的影响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用铁氰化钾比色法测定烟叶总糖含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在测定试验中,设水浴时间4个水平(10、20、30、40 min),酸碱度4个水平(pH值为6.0、7.0、8.0、9.0),研究水浴时间和酸碱度对烟叶总糖测定的影响。[结果]烟叶总糖转化时水浴时间长短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总糖转化后溶液pH值在一定范围内对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同一样品水浴10 min与另外3个处理总糖的测量值差异极显著(P<0.01)。总糖转化后将待测液pH值控制为6.0~9.0时,不同处理间所有样品总糖的测定值差异不显著(P<0.05),但所有样品待测液pH值为9.0的总糖测量值均小于对应样品在pH值6.0、7.0、8.0时的测量值。[结论]烟叶总糖转化时间以80℃水浴10 min较为适宜,待测液pH值范围可控制为6.0~8.0较为适宜。

关键词: 烟叶 总糖测定 酸碱度 水浴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