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Maize(模糊匹配)
121条记录
木霉发酵液在玉米上应用效果初报

安徽农学通报 2004

摘要:在淮北砂姜黑土地区的玉米上进行木霉发酵液的叶面喷施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喷施木霉发酵液,可以促进玉米的营养生长,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施用木霉发酵液,每公顷玉米增加产值超过700元。玉米施用高量木霉发酵液效果更好。因此,建议用量1ml/hm2以上为宜。

关键词: 玉米 木霉 喷施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南酸性红黄壤施用不同石灰质矿物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进行了皖南酸性红黄壤施用不同石灰质矿物的多茬盆栽玉米试验。结果表明 :高量施用白云石 ,前 3茬抑制了玉米生长 ,增施磷肥可缓解抑制 ,第 3茬后白云石明显促进了玉米生长 ;高量施用生石灰 ,明显抑制了玉米生长 ,增施钾肥不能缓解生石灰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皖南酸性黄红壤 生石灰 白云石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皖单8号的选育及应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摘要:皖单8号玉米杂交种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于1996年以自交系皖系46做母本,自交系文黄31413为父本育成的玉米单交种,生育期95~100d。根据品比、区试、生产试验结果,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好等特点。于200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皖单8号 品种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和沿江地区玉米结实率低形成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安徽农学通报 2003

摘要:分析了我省江淮和沿江地区近年来玉米结实率低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玉米 结实率 预防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食用玉米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分析了我国优质食用玉米的发展现状、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和合理加工利用途径。

关键词: 玉米 食用玉米 加工利用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嘧磺隆对靶标乙酰乳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现代农药 2003

摘要:本文利用3个对单嘧磺隆敏感性不同的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离体和活体条件下单嘧磺隆对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活性影响的差异,结果发现,单嘧磺隆对不同玉米品种离体ALS的活性影响存在差异,但对同一自交系玉米离体ALS的影响差异不大。活体条件下,低浓度的单嘧磺隆对ALS酶无抑制作用,高浓度则具有抑制作用,这一差异与玉米品种的耐药力无相关性。

关键词: 单嘧磺隆 乙酰乳酸合成酶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云石对酸性红黄壤上油菜、玉米的效应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施用白云石改良酸性红黄壤田间定位试验第 3、4季油菜和玉米的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白云石的处理与对照比较仍能明显地促进油菜、玉米的生长发育 ,改善作物经济性状 ,显著地提高作物的籽粒产量。其中施用 160 0kg/hm2 白云石处理的油菜、玉米的产量最高 ,分别为 2 5 18、492 8kg/hm2 ,比对照分别增产 16.2 %和 44 .6% ;经济效益最好 ,经济效益分别为 473 4和44 3 5元 /hm2 。施用白云石表现出了显著的后效

关键词: 白云石 酸性红黄壤 油菜 玉米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小麦优化施肥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小麦—玉米两熟制优化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在前茬作物玉米上 ,钾肥效应大于磷肥效应 ,而在后茬作物小麦上 ,磷肥效应大于钾肥效应。磷、钾肥在全年施肥量一定的情况下 ,以玉米重施钾肥 ,磷肥两季均施或在小麦上重施 ,效益最高

关键词: 玉米 小麦 两熟制 优化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水剂在江淮丘陵地区棉花、玉米上的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通过对江淮丘陵地区棉花、玉米的节水措施研究 ,确定了土壤保水、改良剂健苗素的节水增产效果。结果表明 :地膜覆盖、“旱地龙”、健苗素分别使棉花增产 2 1.3 %、10 .6 %和 14 .9% ;玉米分别增产 15 .2 %、4.1%和 9.1%。地膜覆盖、健苗素的保水、节水效果显著

关键词: 保水剂 健苗素 棉花 玉米 土壤含水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遗传资源对提高作物生产力的重要性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满足世界人口以每分钟 16 0人的速度增加对谷物的需求 ,其中 ,这种增加的 90 %以上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就必需设法在粮食生产上获得一个惊人的增长。预测表明 :小麦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谷类作物 ,其次是玉米 ;这两种谷类作物将占发展中国家粮食进口需求的 80 %。享用作物遗传分离的广泛性 ,是获得育种项目成功的关键 ,全球性的努力去收集、描述和利用这些资源的工作是巨大的 ,收集材料中的遗传多样性是全世界反饥饿运动中的关键 ,麦类作物降低株高和增加抗性的基因渗透为绿色革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展示出遗传资源对作物产量的巨大影响力 ;小麦杂交种和综合种可以进一步增加产量。玉米野生亲缘种Tripsacum是一个未开发的遗传资源材料 ,既具有对生物和非生物压力的抗性 ,又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 ,且可为发展中国家农民提供杂交种技术的运用。遗传资源和基因的所有权问题应该得到解决而确保全球性地使用那些重要资源 ,分子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技术增加了遗传资源的应用。迎接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对谷物需求的挑战 ,必须有效地和互补性地运用我们已发展的技术和拥有的资源

关键词: 作物遗传资源 玉米 小麦 资源潜力 谷物生产 重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