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安徽及周边地区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园艺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ISSR标记对32份安徽省地方枣种质资源及山东、河南等邻近省份的42份枣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26条引物在74份种质中共扩增出241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14个,多态性比率为88.8%。利用NTSYS软件计算得到DICE相似系数为0.5936~0.9353;32份安徽地方种质共扩增出219条电泳谱带,其中186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84.93%,32份样品遗传相似系数在0.6267~0.9353之间,表明安徽地方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采用UPGMA法对74份种质的ISSR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可分为8个类群,种质间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关系较为密切,来自安徽的地方种质基本上都独立聚成不同的类群,表明安徽地方枣种质与周边其它省份枣种质资源亲缘关系较远;研究结果表明体细胞突变可能是推动安徽地方枣种质进化的重要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野生大豆资源考察研究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6年9~10月对安徽省26个市(县)一年生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了考察,共收集野生大豆样本34份。通过考查分析可知,安徽省野生大豆分布范围广、类型多,生长的小环境各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依此提出加强野生大豆资源考察和研究保护的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渔业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安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渔业经济已成为安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通过对安徽渔业资源现状及水资源环境利用情况调查的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安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