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单季茭白新品种‘皖茭3号’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茭3号’是以‘六安茭’优异变异株为材料,历经8年系统选育而成的单季茭白新品种。株形紧凑,长势中等。采收期比‘六安茭’迟7~10d,单只壳茭平均质量138.5g,净茭平均质量95.5 g,平均产量24 000 kg·hm~(-2)。肉质茎3~4节,隐芽白色,表面光滑有光泽,茭肉洁白细嫩。适宜中高山地区种植。
化肥减量对茭白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中国蔬菜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化肥减量在茭白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皖茭1号为试材,比较农户习惯施肥(CK,100%化肥和鸡粪配施)和3种化肥减量模式(T1,70.9%化肥和高量生物有机肥配施;T2,70.9%化肥和中量生物有机肥配施;T3,70.9%化肥、中量生物有机肥和腐热饼肥配施)对茭白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化肥减量模式(T1、T2和T3)处理的茭白产量变化不大,但降低了植株分蘖数,促进了茭白提前结茭,显著提高了单茭质量和茭白品质;且以T3处理的提质增收效果最佳,单茭质量和茭白还原糖、VC含量以及肥料效益较CK分别增加20.7%、62.2%、47.9%和8.1%.
不同品种茭白贮藏期间的品质及外观商品性变化比较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20 CSCD
摘要:为筛选出耐贮藏茭白品种和最佳贮藏时间,以6个品种带壳新鲜茭白为试验材料,在(1±1)℃温度下进行贮藏,分析随着贮藏时间的变化,茭白还原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含水量、表皮色泽等品质及外观商品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6个供试品种的还原糖含量在整个贮藏期间持续下降且后期下降幅度比前期大;维生素C含量在贮藏1~15 d期间,下降幅度为8.05%~32.06%,贮藏60 d时供试品种的维生素C含量在32.4~34.2mg·kg~(-1)之间;粗蛋白含量在贮藏后期下降幅度比前期大,其中浙茭3号、浙茭6号、浙茭7号和六安茭降幅在40.0%左右;贮藏期间各品种的粗纤维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浙茭3号在贮藏60d时纤维素含量比入贮时增加了127.58%;含水量在贮藏期间保持缓慢下降趋势。综上,贮藏30 d,各供试品种均能保持较好的商品性,但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贮藏45 d,浙茭6号、浙茭3号和六安茭还能保持较好的外观商品性,但品质下降较明显;贮藏60 d,只有六安茭还能保持较好的外观商品性,但品质变差。
茭白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及单糖组成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茭白资源,以茭白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从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三个方面研究其水溶性多糖提取条件,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茭白水溶性多糖的单糖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茭白水溶性多糖提取的影响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在料液比1∶40、提取温度100℃以及提取时间4 h的最优工艺下,茭白水溶性多糖得率为10.69%;茭白水溶性多糖主要由半乳糖醛酸(21.92%)、葡萄糖(23.19%)、半乳糖(21.12%)和阿拉伯糖(20.57%)组成,并含有少量的甘露糖、鼠李糖和木糖。
中华鳖茭白田套养生长特性研究
《中国科技成果 》 2014
摘要:茭白田套养中华鳖是一种新型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可以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实现双增收。目前,关于茭田套养中华鳖试验报道不多。本试验利用茭白田套养中华鳖进行生态种养殖,平均每亩栽培茭白119kg,放养平均规格为593g的中华鳖80~150只,经5个月养殖,捕获商品鳖平均体重1009g,鳖平均相对增重70.1%,背甲增长率为29.2%,茭白增产119kg/亩,亩增收6937元。结果表明,茭鳖共作生态种养殖模式的经济、生态效果明显,并能提高产品的品质,增加生物多样性,实现农业经济良性循环。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