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安徽无为草地贪夜蛾田间发生动态和发生世代观测
《中国植保导刊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在安徽省无为市的发生规律,研究了草地贪夜蛾成虫和幼虫发生动态、发生世代、自然种群消长动态等内容,并分析了温度对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5月入侵当地,发生期主要集中于8—10月。1年可发生6代,其中第6代为不完全代,其发育速率整体上与温度呈正相关性,当平均温度在16~35℃时,幼虫期发育速率受温度影响最明显,温度越高,发育速度越快;当平均温度低于16℃时,草地贪夜蛾无法发育为成虫,最终虫态为幼虫或蛹。草地贪夜蛾自然种群消长动态显示第1代种群趋势指数I值大于1,表明草地贪夜蛾下一代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本研究为迁飞过渡区草地贪夜蛾精准测报提供了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韭菜韭蛆成虫发生动态监测及防治适期的选择
《北方园艺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安徽省韭菜韭蛆成虫发生动态,寻找防治最佳时期。该研究以安徽北部亳州市和中部合肥市为监测点,利用黄板诱集监测韭菜韭蛆成虫发生动态,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确定韭蛆防治适期。结果表明:大棚内韭菜韭蛆成虫全年有6个发生高峰,主为害代为越冬代、第1代和第2代;露地韭菜韭蛆成虫全年有5个发生高峰,主为害代为越冬代和第1代。此外,韭蛆成虫高峰期后1周施药处理防效最高,施药后2周和4周防效均在90%以上。安徽省韭菜韭蛆成虫的发生,呈春秋两季多峰型,大棚内韭菜防治关键期为当年11月,翌年2月中下旬及4月上中旬;露地韭菜防治关键期为11月及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探析
《农业灾害研究 》 2016
摘要:介绍了安徽省油菜主要病害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以及主要虫害为害症状及发生规律,并阐述了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为油菜生产提供了借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