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杨勇(精确检索)
作者:叶卫军(精确检索)
作者:田东丰(精确检索)
作者:周斌(精确检索)
作者:张丽亚(精确检索)
8条记录
皖蚕1号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中国种业 2021

摘要:皖蚕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CB036为母本、以CB017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于2015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皖品鉴登字第1311001)。皖蚕1号具有高产、优质和综合抗性强等优点,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等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蚕豆 皖蚕1号 栽培技术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分子标记的安徽省绿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安徽地区绿豆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本研究挑选了27对(15对InDel和12对SSR标记)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分子标记对安徽地区的66份绿豆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个标记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Na)在2~4个,平均为2.57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8~3.45个,平均为2.03个;Shannon信息指数(I)的变幅介于0.45~1.31之间,平均值为0.7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在0.28~0.71之间,平均为0.49;标记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在0.24~0.66之间,平均PIC含量为0.40.66份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3~1.00之间,平均为0.61,UPGMA聚类分析将66份材料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25处分为两大类群.但聚类结果没有严格按照地理来源进行划分,来源于不同地理区域的资源被划分在一起.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绿豆地方品种遗传基础狭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因此,为丰富安徽省绿豆资源遗传多样性水平,需加强资源引进和种质创新工作.本研究结果为分析安徽地区绿豆品种亲缘关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资源收集和提高优良种质利用率提供依据.

关键词: 绿豆(Vigna radiata (L.) Wilczek)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豆SSR标记的开发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SR标记以其数量丰富、多态性好、共显性遗传等优点在基础研究和育种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绿豆基因组中的SSR标记依然较少。本研究将磁珠富集法和测序技术相结合高通量检测绿豆基因组SSR位点,鉴定出3,275,355个SSR位点,开发了2742个SSR标记。选取其中157个SSR进行PCR验证,发现有90个(57.33%)标记在10份材料中表现出多态性。挑选40个条带清晰、多态性高、染色体上均匀分布的标记对90份绿豆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单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为2~8个,平均为3.0个,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31~4.21个,平均为2.1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在0.23~0.76之间,平均为0.51。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2~0.72,平均为0.43。聚类分析将90份材料分为2个类群,包含4个组。第I组主要由北方资源组成,第Ⅱ组种质来源较为分散,第Ⅲ组主要由山东的资源构成,第Ⅳ组包含多数河北的种质资源。本研究开发的多态性SSR标记不仅可以用于绿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也将在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绿豆 测序 SSR 引物设计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用量对绿豆品种皖科绿3号农艺性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氮肥用量对绿豆品种皖科绿3号产量的影响,设计4种氮肥水平(0、30、60、90kg/hm~2),对不同处理中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单株荚数、产量等性状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有助于提高干物质积累和叶绿素含量,尤其在苗期和开花期可使绿豆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根瘤数量、鲜重和干重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株高、分枝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水平对单株荚数、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效果相似,随着氮肥水平的升高,这3种性状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60kg/hm~2的氮肥处理达最大值.该结果同时也表明氮肥主要通过单株荚数影响绿豆产量.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下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适量氮肥可提高绿豆的增产潜力,皖科绿3号在安徽省地区种植的适宜氮肥施用量为60kg/hm~2.

关键词: 绿豆 根瘤 氮肥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豌豆品种皖豌1号及配套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2018

摘要:皖豌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豌豆品种,以地方资源蒙城白豌豆为母本、中豌4号为父本,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在2010-2011年2年的品种生产试验中都表现出产量高、综合抗性好和抗倒伏的特点。2012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皖品鉴登字第1014001)。

关键词: 豌豆 皖豌1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豆品种皖科绿1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中国种业 2018

摘要:绿豆是安徽省的主要栽培豆类作物之一,皖科绿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绿豆品种,具有植株直立、高产、子粒光泽度好和综合抗性强等优点,2013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委员会鉴定(皖品鉴登字第1211001)。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关键词: 绿豆 皖科绿1号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豆新品种‘皖科绿2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物研究 2018

摘要:‘皖科绿2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从搜集的蔓生绿豆地方资源中,按照早熟、植株直立抗倒伏、高产、抗病的目标,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绿豆新品种,具有植株直立、高产、籽粒光泽度好和综合抗性强等优点,2013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关键词: 绿豆 育种 栽培 皖科绿2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标记在绿豆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研究中的应用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绿豆(Vigna radiata(L.)Wilczek)作为一种医食两用作物,不仅是重要的食物资源,在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相对于大宗作物而言,绿豆基础研究薄弱,基因组研究更是落后。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迅速发展,在绿豆基因组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已构建了超过20张绿豆遗传连锁图谱。一些优良基因尤其是与抗性相关的基因被鉴定或精细定位,为绿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打下基础,加快了抗性新品种的培育进程。本研究通过对分子标记技术在绿豆遗传连锁图谱构建、重要功能基因的定位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绿豆遗传育种研究及功能基因组学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绿豆 分子标记 连锁图谱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