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李庆岗(精确检索)
作者:陶立(精确检索)
19条记录
IGF-1基因多态性与猪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6

摘要:目的:研究淮猪新品系与杜洛克猪杂交的生产性能,并分析IGF-1基因对猪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方法:通过ACEMA-64自动饲喂系统测定杜洛克猪、淮猪新品系、杜洛克猪×淮猪新品系的生长性状。另外,用PCR-RFLP方法对测定猪的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杜洛克猪、淮猪新品系×杜洛克猪的平均日增重和达100kg校正日龄都显著优于淮猪新品系(P<0.05);淮猪新品系×杜洛克猪的饲料转化率显著低于淮猪新品系(P<0.05),但也显著高于杜洛克猪(P<0.05)。IGF-1基因PCR产物经Hha I酶切,杜洛克猪仅检测到BB型;淮猪新品系检测到AB和BB型;杜洛克猪×淮猪新品系检测到AA、AB和BB型。关联分析表明,三种基因型个体的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达100kg校正日龄存在差别,但是差异都不显著(P>0.05)。其中,淮猪新品系BB型个体的生长性状有优于AB型的趋势,杜洛克猪×淮猪新品系BB型个体有优于AB和AA型的趋势。结论:淮猪新品系与杜洛克猪杂交效果较好,但IGF基因作为改善猪生长性状的分子标记仍需进一步的验证。

关键词: IGF-1 基因多态性 生长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FSHβ、ESR和PRLR基因多态性与淮猪新品系产仔数相关性分析

养猪 2014

摘要:基于FSHβ、ESR和PRLR基因功能位点的报道,将3个基因作为母猪产仔数性状的候选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与关联分析,旨在为猪繁殖性状分子遗传标记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淮猪新品系母猪FSHβ、ESR和PRLR基因的多态性及其对初产仔数的影响,并分析了多基因合并基因型对初产仔数的聚合效应。结果表明,FSHβ基因在该猪群中分布处于哈德-温伯格不平衡状态,ESR和PRLR基因分布处于哈德-温伯格平衡状态;FSHβ、ESR和PRLR基因的A等位基因对繁殖性状均具有正的加性效应;FSHβ、ESR基因的AA基因型为该猪群的优良基因型,两基因的AA型个体比BB型个体分别提高产仔数1.54(P<0.05)和2.13头(P<0.01),分别提高产活仔数1.55(P<0.05)和1.82头(P<0.01);PRLR基因AB型个体产仔数比AA型和BB型个体分别提高0.77(P>0.05)和1.59头(P<0.05),产活仔数分别提高0.65(P>0.05)和1.8头(P<0.01);合并基因型与产仔数的关系表明,以FSHβ、ESR和PRLR基因AAAABB型的总产仔数最高(14.5头)。在种猪选育时提高FSHβ、ESR的A等位基因频率以提高产仔数,PRLR基因是否能应用于淮猪新品系选育中,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FSHβ ESR PRLR 产仔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在淮猪新品系中检测黑皮质素受体-4基因多态性分布

养猪 2014

摘要:通过PCR-RFLP方法对70头淮猪新品系猪进行了MC4R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MC4R基因中的TaqⅠ酶切位点在淮猪新品系猪群体中A等位基因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5和0.25。该结果为能更好地对淮猪新品系的选育和推广扩繁提供有力依据和重要参考。

关键词: MC4R PCR-RFLP 淮猪新品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在淮猪新品系中检测氟烷基因的多态性分布

养猪 2014

摘要:通过PCR-RFLP方法对70头淮猪新品系猪进行了HAL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HAL基因中的HhaⅠ酶切位点在淮猪新品系猪群体中均为NN型,证明在淮猪新品系中,完全剔除了氟烷敏感基因,可减少猪应激综合征的发生,为能更好地对淮猪新品系的选育和扩繁推广提供有力依据和重要参考。

关键词: HAL PCR-RFLP 淮猪新品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猪新品系LXRα基因BslⅠ位点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养猪 2013

摘要:以LXRα基因作为猪胴体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法分析了LXRα基因外显子2的BslⅠ位点多态性及其与达30和90 kg日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BslⅠ位点与生长性状存在显著相关;达30和90 kg体重的日龄以GG型最小(92.6和175.1 d),显著低于CC型个体的106.2(P<0.05)和198.5 d(P<0.01);达30和90 kg体重日龄的C等位基因平均效应分别为3.951和4.539,而G等位基因平均效应分别为-0.917和-1.054,C等位基因替代G等位基因的平均效应分别为4.868和5.593;表明BslⅠ位点对淮猪新品系的生长性能具有显著影响,该位点有利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别是G和GG型。

关键词: 淮猪新品系 LXRα 多态性 生长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

摘要:Sanger法第1代测序技术给人类破译遗传密码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经过30多年的不断改善,现已发展到以高通量、速度快、低成本为主要特征的第二代测序技术,给生命科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比较了第2代测序方法与Sanger测序方法的差异,并阐述了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基因 高通量测序 生命科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巢湖鸭屠宰性能测定与性状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作者旨在对初步进行本品种选育的巢湖鸭体组成性状进行测定分析,为进一步选育优质肉用巢湖鸭新品系奠定基础。选择60只(公母各30只)经本品种选育一代的10周龄的巢湖鸭,屠宰并测定胴体、半净膛、全净膛、胸肌、腿肌、皮脂、腹脂等性状指标,对巢湖鸭公母鸭间的屠体性状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公母鸭屠宰率、全净膛率、腿肌率、皮脂率、胸肌剪切力、腿肌剪切力差异不显著(P>0.05);母鸭的半净膛率、胸肌率、瘦肉率显著高于公鸭(P<0.05);公鸭的骨肉比显著高于母鸭(P<0.05)。相关分析显示,各屠宰重量指标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屠宰率指标与体重相关不显著(P>0.05),半净膛率、腿肌重、胸肌率、心脏重与性别显著相关(P<0.05)。说明初步选育的巢湖鸭具有较好的屠宰性能和产肉性能,肉质较好。

关键词: 巢湖鸭 屠宰性能 性状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猪新品系I系生长性能世代选育进展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摘要:经过4个世代的选育,淮猪新品系I系生长性状均达到或超过了选育目标,日增重、活体背膘及料肉比基本达到稳定状态.25~90kg日增重四世代(699.66g/d)比零世代(670.00g/c)提高了近30g;达90kg体重活体校正背膘厚,四世代(12.64mm)比零世代(13.77mm)降低1.13mm;料肉比四世代(2.97:1)与零世代(3.06:1)差异不显著,但基本稳定在3.00:1左右.淮猪新品系I系在生长性能方面的选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关键词: 淮猪新品系 生长性能 选育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猪新品系Ⅰ系胴体及肉质性能世代选育进展

养猪 2009

摘要:选择0~4世代约90kg的淮猪新品系Ⅰ系进行胴体及肉质测定。结果显示,经过世代选育,4世代瘦肉率基本稳定在63%;腿臀比例,1、2、3、4世代间差异不显著;三点平均背膘厚3、4世代基本在18~19mm;肉色、大理石纹各世代间差异不显著;4世代滴水损失最小为2.10%;2、3、4世代的拿破率均高于1世代;肌内脂肪,至4世代时已基本稳定在2.90%左右。

关键词: 淮猪新品系 胴体 肉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IGF-1和Pit-1基因多态性与淮猪新品系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摘要:以淮猪新品系Ⅱ系一世代(190头)、二世代(244头)为试验材料,采用PCR-RFLP方法分别检测IGF-1基因的HhaⅠ酶切位点、Pit-1基因的RsaⅠ酶切位点的多态性,并与生长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0~90kg平均日增重、达90kg校正日龄在一世代、二世代、两个世代合并中,IGF-1基因的AA型个体均有优于AB、BB型个体的趋势,但差异都不显著(P>0.05);Pit-1基因的DD型个体均有优于CD、CC型个体的趋势,但差异都不显著(P>0.05)。虽然IGF-1基因、Pit-1基因的不同基因型个体在一世代、二世代的达90kg校正背膘厚的趋势不一致,但是在两个世代合并中以IGF-1基因的AA型个体、Pit-1基因的DD型个体最薄,但差异不显著(P>0.05)。若将IGF-1基因、Pit-1基因作为生长性状的遗传标记用于淮猪新品系的选育,需要在淮猪新品系Ⅱ系后续世代中扩大样本含量并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关键词: 淮猪新品系 IGF-1基因 Pit-1基因 PCR-RFLP 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