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自然科学奖
获奖等级: 一等奖
关键词: 品种;杂交;优质杂交油菜;优质;杂交油菜;油菜;皖;油菜新品种;研究;选育;新品种;应用研究;杂交油菜新品种
第一完成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3
摘要: 该项目主要内容包括皖油14杂交油菜的选育、配套栽培、制种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皖油14属甘蓝型半冬性双低油菜,省区试平均较秦油2号增产7.2%,较中油821增产22.9%。其抗病性强,对菌核病和病毒的抗性优于中油821和秦油2号。植株侧根多,根系发达,株型紧凑,枝多角多,茎杆韧性好,不易折断倒伏。
- 相关文献
[1]籼型水稻光敏核不育系1892S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杨联松,白一松. 2012
[2]抗虫杂交棉“皖杂344”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韩文兵,齐苗,李常凤,路曦结,张翼,程福如. 2015
[3]蝴蝶兰新品种‘红韵’. 束冰,潘海发,谢光坤,张金云. 2015
[4]果桑新品种'桑梓3号'. 于洁,韩智宏,毕会涛,魏国清,俞年军,卢卫芳,刘和洋,邓永进. 2021
[5]优质粳型不育系爱知香A的选育与利用. 庆瑢,孙明,龚秀东,王前超,姚卫清,秦波. 2003
[6]籼型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H344S的选育. 杨联松,白一松,熊延文. 2015
[7]抗旱优质杂交稻新组合皖两优1008的选育. 王士梅,方吴云,朱倩,易月明,龚存力,吴敬德,杨联松. 2023
[8]优质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广茉HS的选育与应用. 江建华,党小景,张瑛,王德正. 2023
[9]全香型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太两优珍香的选育. 梅建虎,王伍梅,章万东,杜士云. 2024
[10]中熟晚粳新品种华粳40的选育及高产栽培. 康圣好. 2018
[11]优质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两优669的选育及应用. 施伏芝,阮新民,从夕汉,罗志祥. 2013
[12]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粳稻新组合皖稻76. 庆瑢. 2004
[13]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两优1976的选育. 罗彦长,阮新民,施伏芝,从夕汉,杜弘杨,罗玉祥,罗志祥. 2023
[14]籼型温敏核不育系Z071S的选育. 张德文,汪婉琳,张伟. 2019
[15]皖稻101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李泽福,夏加发,唐光勇,韦时遇,严企松. 2003
[16]中籼2503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李泽福,夏加发,唐光勇,王元垒,曹苏云. 2007
[17]优质抗病两系杂交中籼稻徽两优985的选育及应用. 张德文,洪军,汪婉琳,张伟,杨前进. 2019
[18]优质中籼稻皖稻77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李泽福,夏加发,唐光勇,严企松,韦时遇,曹苏云. 2001
[19]籼型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绿敏S的选育. 张德文,杨前进,王士梅,汪婉琳,朱启升. 2009
[20]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绿优1号. 朱启升,杨前进,张德文,董军,王士梅,汪婉琳,冯春.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球孢白僵菌高毒力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固态发酵工艺优化
作者:钱森和;杨子成;阮永海;侯树敏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高毒力;紫外诱变;产孢量;固态发酵
-
大麦茎、叶、穗对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赵斌;季昌好;孙皓;朱斌;王瑞;陈晓东
关键词:大麦;组织;刈割期;饲草产量;饲草品质
-
基于WOS的重金属污染土壤钝化修复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作者:李瑞;丁茂文;费维新;张付贵;朱宗河;周可金;余燕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钝化修复;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
-
粮草双高型大麦新品种皖饲麦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赵斌;王瑞;季昌好;孙皓;朱斌;陈晓东
关键词:粮草双高;大麦;皖饲麦3号;品种特性;栽培技术
-
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
作者:吴然然;李成;何超波;曹发海;张翼
关键词:油菜;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
-
长江中下游7个冬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作者:孙皓;赵斌;王瑞;季昌好;朱斌;陈晓东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亲本选配;杂种优势;配合力;产量性状;品质性状
-
安徽省春性小麦区试品系主要品质性状分析
作者:黄晓荣;甘斌杰;夏孝群;赵小庆;张力;刘立龙;马世杰;李世祥;陈阁阁
关键词:春性小麦;品质;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