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
发明人: 王伟;王川;王丽伟
专利号: CN201520424776.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式小麦收获产量实时测量装置,属于粮食测产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两个平行极板1和2、一个输送管3、一个电子测量仪5。平行极板1和2具有检测电容变化功能。输送管3在收获小麦时使小麦能够流通本装置。电子测量仪5具有数据处理分析、存储、人机交互和数据显示功能。该装置能够大幅降低运算量、简化测量步骤与设备,测量过程中可实时显示测量流速、流量和产量的数据,提高了小麦产量的测量精度。
- 相关文献
[1]可充电、一体式粮食含水率检测仪的设计. 王伟,郭文川,王川. 2016
[2]基于荧光成像系统小麦病害叶片异质性分析. 杜世州,曹承富,袁琳,廖钦洪. 2012
[3]沿江平原稻麦轮作系统维持钾素平衡和作物高产的钾肥运筹研究. Liu Feng,刘枫,Wu Chuanzhou,吴传洲,Zhu Kebao. 2012
[4]氮肥基追比例对江淮丘陵水稻土小麦生长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Wang Jiajia,王家嘉,Li Lujiu,李录久,Zhao Xianyou. 2012
[5]传统耕作方式下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紧实度和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Guo Zhibin,郭志彬,Wang Jing,王静,Guo Xisheng. 2012
[6]氮素运筹对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杜世州,曹承富,张耀兰,赵竹,乔玉强. 2010
[7]铵饱和沸石—磷灰石释放土壤磷的作用和应用. 李录久,殷雄,张琳,陈勇,李国,吴兰云,谢儒章. 1999
[8]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栽培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杜世州,曹承富,张耀兰,赵竹,乔玉强,刘永华. 2009
[9]小麦品种混播的产量与品质效应初报. 汪建来,孔令聪,曹承富,甘斌杰,王瑞,赵斌,赵竹. 2003
[10]加强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努力提升作物栽培学科地位——浅谈安徽小麦栽培学科发展的体会. 曹承富,乔玉强,杜世州. 2010
[11]小麦不同生育期抗寒性研究. 曹文昕,万映秀,赵斌,赵莉,何贤芳,张平治. 2009
[12]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品种资源筛选及其生理特性分析.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 2009
[13]高产、广适小麦品种筛选及其株型结构分析.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张耀兰,杜世州. 2011
[14]小麦发酵芝麻粕日粮饲喂生长肥育猪效果研究. 吴东,钱坤,周芬,陈丽园,周学利,徐鑫. 2014
[15]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张四华. 2012
[16]小麦高产瓣品种皖麦32号. 杨赞林,甘斌杰. 1998
[17]小麦亲本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间的相关性研究. 赵成松,赵仁渠,杨明. 1992
[18]小麦生物产量影响因素初探. 朱昭进,赵莉,何贤芳,王青,汪建来. 2011
[19]沿淮淮北砂姜黑土区小麦大面积超高产栽培理论与实践. 曹承富,肖扬书,武际,曹军,高峰,李学章,牛泉清,杨剑波. 2014
[20]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小麦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应用研究. 闫晓明,何传龙,陶龙红,张红,宋学芬.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侧深施肥装置三通管气固两相流仿真与试验
作者:陈威;王川;王丽伟;张瑾;王伟;卢碧芸
关键词:水稻侧深施肥;气吹式;三通管;气固两相流;仿真分析
-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稻作区智能灌溉控制系统设计
作者:王伟;施六林;王川;王斌;卢碧芸;张瑾;王丽伟;陈威;薛康
关键词:稻作区;单片机;一体化;智能灌溉
-
引种烤烟新品种(系)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判
作者:王川;谢强;何余勇;周应兵;张永辉;李世金;董祥洲;徐刚
关键词:烤烟;新品种(系);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判
-
分析聚乳酸/麦秸秆纤维复合材料力学及吸水性能
作者:张瑾;王丽伟;王川;卢碧芸;王伟
关键词:麦秸秆纤维;复合材料;力学;吸水性能
-
自走式双边桑树修剪机设计与试验
作者:刘健;邓永进;王川;代君君;赵萍;舒蕊;刘震
关键词:桑树;修剪机;自走式;双边齐切
-
多功能组合式桑树剪伐机关键装置完善及优化
作者:刘健;王川;代君君;范涛
关键词:桑树;剪伐机;多功能组合;优化
-
3种黑木耳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作者:李瑞雪;汪泰初;王钰婷;夏家凤;王伟;范涛
关键词:黑木耳;桑枝;营养成分;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