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猪背膘厚性状的分子标记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发明人: 李庆岗;陶立;刘林清

专利号: CN20131040495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猪背膘厚性状的分子标记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猪基因组DNA的提取、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ACSL1)基因第17外显子引物设计、体外扩增和基因型检测。本发明首次发现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ACSL1)基因第17外显子的多态性与猪背膘厚存在着显著相关;并建立了检测第17外显子突变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酶切多态性检测方法。本发明方法可以用于猪的育种中背膘厚性状的辅助选择,可实现种猪的早期选种,甚至在猪刚出生时就可准确地进行选留,缩短了世代间隔,加快背膘厚性状的选择进程;该方法操作简便,聚合酶链式反应过程中条件要求不高,扩增片段长度较短(292bp),扩增较容易,提高了扩增效率及判断基因型的准确性。

  • 相关文献

[1]B超活体测定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研究. 王重龙,陶立,张勤,张东红,李庆岗,刘卫东. 2005

[2]猪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基因多态性与活体背膘厚的相关分析. 李庆岗. 2015

[3]关于我国种猪中心测定方面的几个误解. 周学利,王重龙. 2013

[4]培育中的淮猪新品系ECI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背膘厚的相关性研究. 鲁云风,李庆岗,王志秀,张博,吴克亮,张浩. 2015

[5]安徽乌菜品种比较试验. 江海坤,王明霞,张其安,方凌,王艳. 2010

[6]建筑景观的生态化设计. 赵阳,赵竑绯,朱琳琳. 2015

[7]阿维菌素类农药的残留研究综述. 郑岚,王梅,段劲生,张勇,高同春. 2011

[8]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探析. 姜槐进,苏有健. 2018

[9]小麦新品种华成3366绿色增产技术研究. 乔玉强,刘良柏,王平信,毛立浩. 2017

[10]家蚕灰黑蛾夏秋用品种517×518的性状及推广应用. 黄德辉,孙家羿,李庆宝,王磊,汪剑霞,汪黑铁,杨学俊,吴双定,李圣. 2007

[11]高淀粉甘薯新品种皖苏178的选育和主要品质性状. 夏家平,谢一芝,韩杨,刘小平. 2013

[12]低效茶园的成因与改造措施. 凌云强. 2004

[13]高温胁迫下家蚕基础品种抗性选择. 秦凤,石凉,张彦,童晓琪,黄德辉. 2016

[14]2016-2021年黄淮南部区试大豆品系(种)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王大刚,杨勇,胡国玉,黄志平. 2024

[15]家蚕春用品种681×682的性状及推广应用. 秦凤,黄德辉,石凉,童晓琪,漆学文,汪黑铁,吴双定,侯翔宇. 2011

[16]“生物-绿色-PBio-green”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王海娟,张宗权,朱启升. 2014

[17]水稻苗期氮高效品种评价与筛选的初步研究. 阮新民,施伏芝,罗志祥,佘德红. 2010

[18]玉米雌幼穗培养再生植株变异性状的遗传 I 再生植株R_1性状变异. 郑乐娅,黄忠祥,吴家道. 1991

[19]安徽省历年油菜审定品种主要性状遗传改良. 雷伟侠,范志雄,陈凤祥,胡宝成,李强生,吴新杰,江莹芬,候树敏,费维新,荣松柏. 2014

[20]不同杂交水稻品种主要性状及产量差异的研究. 杨安中,吴文革,张玲,许有尊,陈刚.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