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使中低产白土稻田耕作层变深厚肥沃的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发明人: 李录久;吴萍萍;王家嘉;樊洪金;马连;黄厚宽;汪明云;杨华;张华;郭海;杨生华;桂召贵

专利号: CN20151014438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南方丘陵地区使中低产白土稻田耕作层变深厚肥沃的方法,集成了小麦秸秆直接还田改良土壤技术、增施有机肥熟化耕作层培肥地力技术、土壤深翻改造中低产白土不良土体构型技术、施用土壤改良剂中和有害物质技术、水稻优化施肥和氮肥运筹管理平衡土壤养分技术、作物科学轮作矫正土壤养分缺素状况恢复地力技术等内容。

  • 相关文献

[1]耕作与施肥措施对江淮地区白土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吴萍萍,李录久,耿言安,姚文麒. 2018

[2]不同耕作与施肥方式下白土的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量. 吴萍萍,王家嘉,李录久. 2014

[3]皖北主产烟区亳州市谯城区农田耕作层土壤钾素研究. 张东启,郭卢,赵安,桑传杰,崔爱华. 2015

[4]白土活性有机碳组分对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 吴萍萍,王家嘉,李录久. 2015

[5]不同施肥措施对白土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吴萍萍,王家嘉,李录久. 2016

[6]秸秆还田结合氮肥运筹管理对白土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李录久,吴萍萍,耿言安,姚文麒,王家嘉. 2016

[7]秸秆还田下氮肥运筹对白土田水稻产量和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李录久,王家嘉,吴萍萍,黄厚宽,蒋荫锡. 2016

[8]稻鸭共生技术中鸭的生产与利用. 汪丽. 2012

[9]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碳库及玉米小麦产量的影响. . 2019

[10]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碳库及玉米小麦产量的影响. 叶新新,王冰清,刘少君,马超,李军利,柴如山,熊启中,李虹颖,郜红建. 2019

[11]建筑景观的生态化设计. 赵阳,赵竑绯,朱琳琳. 2015

[12]阿维菌素类农药的残留研究综述. 郑岚,王梅,段劲生,张勇,高同春. 2011

[13]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探析. 姜槐进,苏有健. 2018

[14]锐劲特防治稻田主要害虫的应用技术. 陈章宁. 2006

[15]多年紫云英还田对稻田杂草种子库密度及多样性的影响. 唐杉,王允青,张智,吴立蒙,黄俊,曹卫东. 2016

[16]稻田主要杂草种类和生长变化的研究. 台德卫,张效忠,王元垒,顾江涛,刘国强,方正治. 2003

[17]不同水氮管理条件下稻田氨挥发损失特征. 邬刚,袁嫚嫚,曹哲伟,张兆冬,王莉莉,王永露,孙义祥. 2019

[18]江淮丘陵区不同氮肥管理模式下稻田氨挥发损失特征研究. 邬刚,袁嫚嫚,曹哲伟,张兆冬,王莉莉,孙义祥. 2017

[19]不同耕作模式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董建江,邵伏文,张林,姜超强,祖朝龙. 2015

[20]稻田养鳖生态系统构建与种养殖技术研究. 蒋业林,侯冠军,王永杰,张静,王士梅,陈红莲.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